字词 | 霞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霞帔 霞帔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类似披肩,以纱罗制成。南北朝时已出现。其形状如两条彩虹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因其文有霞彩,隋唐时人们赞美如朝霞,故名。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云:“虹裳霞帔步摇冠。”《宋史·乐志》记教坊女弟子队服束为:“衣红仙砌衣,碧霞帔,戴仙冠。”歌女舞伎好服穿。刘辰翁《虞美人》词:“英英(歌妓)肯似焉支贵,漫脱红霞帔。” ☚ 帔帛 舄 ☛ 霞帔妇女的服饰,类似披肩,因文有霞彩,故名。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霞帔 霞帔明清时品官命妇佩戴于颈垂于胸的一种长状饰带。从古时“帔”演变而来,《释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至明代、霞帔则成了绣饰有云霞补子纹的带状饰物,命妇并用以表示品级地位。《清稗类钞·霞帔》:“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以庶人婚嫁,得假用九品服,于是争相沿用。”其上补纹,命妇按其夫官位品秩而定。大抵一二品翟(一种雉鸟)纹、三四品孔雀、五品鸳鸯、六七品练鹊、八九品缠枝花纹,七品以上皆配以云霞纹。由于命妇多以霞帔与凤冠相配,因此久而久之,“凤冠霞帔”渐成了命妇的代称。例同上。 ☚ 凤冠 衣巾 ☛ 霞帔(一) 妇女的服饰。自首挂于前胸,其上有纹和彩霞,故名。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五一 《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珮珊珊。” (二) 古代妇女的命服。宋代非恩赐不得服; 明洪武五年,更定品官命妇冠服,一品至九品霞帔各有其制。见《宋史·刘文裕传》,《明史·舆服志》。 霞帔xiá pèi有封诰妇女的一种华丽服饰,披在肩背,左右两侧系带,前后如上衣长短。帔的纹饰和坠,按品级高低,各有差异: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带凤冠,穿~呢。(一一九·1494)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霞帔 霞帔 xiápèi 類似披肩的婦女服飾。呈寬帶狀披於肩背胸前。南北朝時稱爲帔子,至唐更加精美,因其上繡有霞紋而得名。唐宋以後又爲命婦之禮服,隨品級高低而有嚴格限定。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案前舞者顔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鈿瓔纍纍珮珊珊。”《宋史·樂志十七》:“女弟子隊,凡一百五十三人,一曰菩薩蠻隊,衣緋生色窄砌衣,冠卷雲冠;二曰感化樂隊,衣青羅生色通衣,背梳髻,繫綬帶,三曰抛毬隊,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銀帶,奉繡毬,四曰佳人剪牡丹隊,衣紅生色砌衣,戴仙冠,紅繡抹額,王曰拂霓裳隊,衣紅僊砌衣,碧霞披,戴仙冠,紅繡抹額。”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後集十·服用原始·霞帔》:“開元中令王妃以下通服之,今代霞帔非恩賜不得服。”《明史·輿服志三》:“命婦以山松特髻、假鬢花鈿、真紅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爲朝服。”又“一品衣金繡文霞帔,金珠翠妝飾玉墜。二品衣金繡雲肩大雜花霞帔,金珠翠妝飾金墜子。”《格致鏡原·冠服類·帔》:“今命婦衣外以織文一幅,前後如其衣長,中分而前兩開之,在肩背之間,謂之霞帔。” 霞帔· (《三才圖會》) 霞帔(- pèi)带有霞彩花纹的妇女服饰,类似披肩。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虹裳~步摇冠,细璎累累珮珊珊。” 礼服 礼服礼衣 礼装 衣冠 吉服 另见:礼节 仪式 礼仪 上朝 喜庆 丧事 ☚ 礼服 朝服 ☛ 各种人的衣 各种人的衣王后所穿的画有雉羽的衣:褕 ☚ 上衣 军衣 ☛ 衣服 衣服衣(衣裳;衣裘;衣衫;衣袍;衣裙;衣襂;衣着;襦衣;布~;罗~) 裳(裳衣;裳服;衲裳;衽~;长~) 服(~装;礼~;军~;和~;西~) 制 裙衫 襟裾 穿著 衫袍 衫裙 裙衫 襦袴 襦襡 震越 领襘 另见:行装 裙子 服装 穿戴 穿衣 装束 腰带 披肩 衣带 ☚ 衣服 衣食 ☛ 披肩 披肩比肩 ☚ 各种服饰 马饰 ☛ 彩霞 彩霞霓(霓帔) 烧(晚~西天) 云艳云霞 阴霞 灵霞 金霞 锦霞 霞采 霞彩 霞帔 霞晕 ☚ 霞 颜色 ☛ 舞衣 舞衣铢衣 ☚ 便衣 各种材质的衣 ☛ 霞帔xiápèi❶道士服。《新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曰:‘国犹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广成之言也!’锡宝琴、霞纹帔,还之。”后遂以“霞帔”称道士服。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诗:“银珰谒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赤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五:“并头戴宝冠,身披霞帔,手执玉简。”明唐寅《嗅花观音》诗:“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太极金书》:‘元始天帝,被珠绣霞帔。’故此衣为道家所至贵重。” 霞帔 霞帔 霞帔古代与凤冠配套穿用的服饰。霞帔又称为“霞褙”,南北朝以前就已出现,而隋唐以后则称之为“帔子”。实际上就是当今的披肩之类的饰物。南北朝时期的霞帔是象两条彩带状的织物,披挂在脖颈上,它的下面垂着一个金玉坠子,悬挂于胸前。隋唐以后的霞帔上绘绣着彩霞的纹样,艳丽多彩,象彩霞那样,因此而得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用“虹裳霞帔步摇冠”的诗句来形容霞帔的美丽。到了宋代则将霞帔规为正式的礼服服饰。《宋史·舆服志》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宋代一般妇女是不能佩戴穿用霞帔的,而需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妇女方可佩戴穿用。到了明代,据《明史·舆服志》中记载,当时规定出霞帔的等级为一至九品,不同的品级有不同的制做方法、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坠子等。古代的等级制度极为严格,因此霞帔也不能随意佩戴穿用,要根据一定的等级制度佩戴符合自己身份的霞帔。后来霞帔渐渐流传到民间,并成为民间结婚礼服中的重要饰物。 霞帔 ☚ 霓裳羽衣 女用蔽膝 ☛ 霞帔xia pei(in ancient times)embroidered cape for a woman of noble rank 霞帔xia pei(in ancient times)embroidered cape for a woman of noble rank 霞帔帔(pèi)〈名〉披在肩背上的绣着云彩花纹的服饰,是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礼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