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特里,R·G·Hawtrey,Ralph George,1879—1975
现代英国经济学家。生于邻近伦敦的斯洛夫 (Slough)。1898年他由伊顿 (Eton) 公学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他通过了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考试。毕业后,继续留在剑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学习经济学等课程。1903年通过文官考试进入英国海军部,次年又转入财政部,并一直在该部工作到1947年退休。霍特里一生在经济学术界任职的机会并不多。它包括: 1928至1929年间,经财政部准假到美国哈佛大学执教 (任客座教授); 退休后 (1947—1952) 曾被选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的泼赖斯讲座教授; 1946—1948年间当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
严格地讲,霍特里并不是英国剑桥学派的成员。马歇尔对他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他的经济思想大部分是在英国财政部工作期间形成的。但他一生中都与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保持着紧密的交往。30年代初,他曾参与过凯恩斯学术圈子中的研讨活动,而其1919年出版的《通货与信用》一书在20年代的剑桥学派中曾产生过影响。
作为一位著名的货币经济学家,霍特里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与货币数量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相联系的。在英国经济学家中,他首先强调了信用货币的重要性,并在收入基础上建立货币理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货币收入决定支出,支出决定需求,而需求又决定价格。
其次,霍特里也曾早在凯恩斯之前对货币需求动机进行过粗略的分析,他将货币需求分解成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保持剩余动机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后一个动机则反映储蓄余额的逐渐累积过程。又由于持有货币的主要成本是舍弃利息收入,故而霍特里货币需求分析的重心是要确定持有理想货币余额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过程。
再次,霍特里的经济周期理论是货币推动理论。他认为货币与信用的波动是价格与产量变动的推动者。商业循环的周期性质仅仅由货币因素造成的,认为商业存货对利率变动有高度弹性,因为商业存货主要靠货款持有的; 而且固定资本投资也对利率变动有高度弹性。因此,解决经济周期波动问题也要靠货币因素,特别是短期利率的调控。他认为心理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是次要的,他也反对应用公共工程治理经济衰退。霍特里是本世纪20—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活跃人物。早在1922年举行的热那亚会议上,他就特别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恢复金本位制的有关问题。尽管他也深知: 向金本位制回归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上的萧条与紧缩,但他相信汇率自然向金平价水平靠拢所具有的调整作用。霍特里的主要建议曾在热那亚会议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许和原则上的采纳。他的建议是: 各国中央银行在管理货币黄金需求和控制信用等方面要进行协调与合作,以便稳定黄金购买力,重建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
霍特里的主要著作有:《贸易景气与萧条》(Good Trade and Bad Trade,1913);《通货与信用》(Currency and Crdit,1919);《货币重建》(Monetary Reconstruction,1923);《中央银行业务的技术》(Art of Central Banking,1932);《资本与就业》(Capital and Employment,1939);《国际收支与生活水准》(Balance of Payments and standard of Living,1950); 《国内外的英镑》 (The Pound at Home and Abroad,1961)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