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雷诺病与雷诺现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雷诺病与雷诺现象

雷诺病与雷诺现象

雷诺病是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常见于年青女性。以阵发性四肢肢端 (手指为主)对称的间歇发白与紫绀、感觉异常等为特征,常因局部受寒所激发。
雷诺现象是指并发于其它病的肢端动脉痉挛现象。
雷诺病 引起本病小动脉痉挛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肢端小动脉管壁本身存在某些缺陷,对寒冷刺激和血中存在的肾上腺素过度敏感,产生超常的生理反应。又由于长期的血管痉挛,动脉管壁发生器质性改变致血流不畅,若各种因素再使血流减少,即可引起发作。本病与遗传素质也有一定关系,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或家族偏头痛史。
早期指、趾端动脉壁无任何病理变化。后期可出现动脉内膜增生、弹力膜断裂、肌层纤维化、管壁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可迂曲、扭转。
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女性。常在20~30岁之间,起病缓慢,多冬季发病。可分为三期:
缺血期: 当手指遇冷或与冷水接触后,先有指端小动脉痉挛,以后毛细血管也痉挛。双手对称性地从指尖开始突然发白、发凉,以后波及整个手指、手掌皮肤温度降低,出冷汗,并伴有感觉麻木、减退、蚁走感、疼痛等。检查可见感觉障碍。每次发作时间和频度不等,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足趾、耳壳、鼻尖也可有同样发作。
缺氧期: 此时毛细血管扩张郁血。仍有感觉障碍和皮肤温度降低,但肢端呈青紫色或呈腊状,界限明确,受压时消失,伴疼痛。有时发作期一指紫绀,另一指苍白,缺血与缺氧同时出现,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日。
充血期: 动脉痉挛解除,毛细血管恢复正常血供,皮肤温度上升,色泽先转潮红,以后恢复正常。
故每次发作手指呈现白、青、红三相色泽的反应。
部分患者病程可进展,发作频繁,常需将手、足浸入温水中才能停止发作,并伴有趾、指水肿。个别严重者,发作持续,无间歇期,指、趾端出现水皰和局部组织营养性溃疡。有时皮肤和皮下组织干燥、变黑,并向深部发展,形成干性坏疽。骨和软骨可轻度萎缩。
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需与雷诺现象相鉴别。
防治方面应尽量减少肢体受寒,注意保暖,避免精神紧张和肢端外伤。最好在温暖的地区工作。可采用各种物理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药物治疗可用菸酸100mg,每日三次; 或妥拉苏林25mg开始,每日4~6次,需要时可增至每次50~100mg; 或氢化麦角碱(Hydergine)舌下含片每次0.5mg,每日数次;或盐酸罂粟碱等。有感觉异常者可加用维生素B1和B12。另可配以针刺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对严重的上肢病变,可施行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下肢病变可施行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半数以上患者可获好转。
雷诺现象 可起病于任何年龄,症状可不对称,常为胶原病特别是红斑狼疮和多发性肌炎的首发症状。也可见于硬皮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气锤震动病。该征也见于上肢血管受压的情况,如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冷天时手举过高或肿瘤压迫臂丛和锁骨下动脉。还见于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脊髓痨、铅、铊、砷、麦角等中毒,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等。
诊断处理时需寻找原发疾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震动病者应改变工种。其它治疗与雷诺病相同。

☚ 原发性姿位性低血压   肢端红痛症 ☛
000118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