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查族
南亚喜马拉雅山区民族之一。自称“绒巴人”。主要分布在锡金,部分分布在不丹西部、尼泊尔东部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约5万人 (1978年)。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历史上与中国藏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关系非常密切。讲雷布查语 (也称绒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对外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大多居住在一般人很难到达的山顶上。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有原始公社制残余; 近代甚至还有贩奴现象。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动产诸子均分,不动产归长子。盛行买卖婚姻,一妻多夫现象普遍。父母一般不过问儿女亲事,而由双方的舅舅、叔叔或祖父安排。性情温顺,热情好客,在社交活动中盛行相互送礼,把家中最好的东西送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和苯教。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种植早稻、玉米、荞麦、稷类及小豆蔻和桔子。很多人在茶园工作,遭受高利贷盘剥,生活贫困。有少部分人与中国藏族进行以物换物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