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旗❶以雲爲旗。《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❷言旗旒似雲。《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畫熊虎於旒爲旗,似雲氣也。”亦指高入雲之旗。《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雲旗拂霓。”薛綜注:“旗,謂熊虎旗,爲高至雲,故曰雲旗也。” 雲旗(5次) 以云霓为旌旗。载~之委蛇《离》 乘回风兮载~《歌·少》 载~兮委蛇《歌·东》 载~之逶蛇《远》 载~之委蛇兮《辩·九》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雜儀 > 雲旗 雲旗 yúnqí 宋代所製儀仗旗之一種。上繪神人圖形,至明始繪雲氣。詳見本類“風旗”。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九旗 > 旗2 > 雲旗 雲旗 yúnqí 即旗。所繪熊虎如雲,故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拖蜺旌,靡雲旗。”張守節正義:“畫熊虎於旌,似雲氣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雲旗拂霓。”薛綜注:“謂熊虎爲旗,爲高至雲,故曰雲旗也。”唐·杜甫《元都壇歌》:“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書下雲旗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