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药名。 ❶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Diels的块根。主产云南、四川。苦、辛,温,有剧毒。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❶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研末吞服:一次25~50mg。极量,一次70mg。或浸酒搽。 ❷治疮疡肿毒。浸酒搽患处。内服中毒时,可出现流涎、呕吐、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孕妇,心脏病、溃疡病患者及小儿忌服。本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多种一枝蒿素等。乌头碱的药理见乌头条。一枝蒿甲素有镇痛作用。本品毒性较大。 ❷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见该条。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是滇东北高寒山区的一种名贵药材,有止血镇痛、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近年来已由东川市药材部门人工栽培成功,东川制药厂还成批生产雪上一枝蒿的片剂和针剂,为风湿病患者提供了一剂良药。 ☚ 巍山蜜饯 昭通细咸笋 ☛ 雪上一枝蒿xuěshàngyìzhīhāo中药名。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的块根。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苦、辛, 温, 有剧毒。消炎止痛, 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 研末吞服: 每次25 ~50 毫克。极量, 一次70 毫克。治骨折、扭伤、疮疡肿毒, 酒浸液搽擦。内服中毒时, 可出现流涎、呕吐、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病、溃疡病患者及小儿、孕妇忌服。本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乌头碱的药理见川乌头条。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brachypodum Diels及宣威乌头A. subrosullatumHand.-Mazz.等的块根。秋末冬初采挖,除去泥土和须根,晒干。 短柄乌头块根呈短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5~7.5cm,直径0.5~1.5cm。子根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浅纵皱纹及侧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黑棕色环。母根表面棕色,有细纵皱纹及侧根残基。断面不平坦,中央裂隙较多。气微,味苦而麻舌。主产于云南省; 此外,四川、甘肃、青海等省区亦产。 宣威乌头块根呈纺锤状圆柱形,有分枝,长3~7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有时因表皮脱落而呈浅色花纹,有细纵皱纹及少数侧根痕。质较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可见圆形浅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苦、麻。主产于云南省。 本品味苦、辛、性温。有大毒。功能祛风,活血止痛,消炎。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疮疡肿毒等证。一般多采取浸酒涂擦、研末调敷、煎汤熏洗等外治用法。如必须内服,研末一次量不超过25mg (如米粒大)。雪上一枝蒿毒性强烈,先将块根加水浸漂,然后切片蒸晒并用熟猪油拌炒后方可入药,未经炮制,不宜内服。如服用不当而致中毒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流涎、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抢救。民间以生甘草30g,绿豆120g,煎汤频饮。由于毒性强烈,对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忌服。 实验研究: 云南昭通产雪上一枝蒿的块根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一枝蒿乙素、戊素和己素。 云南东川产雪上一枝蒿的块根含有一枝蒿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和庚素。 动物试验有镇痛作用,镇痛指数仅为吗啡的1/11,不适于临床应用。总碱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毒性甚大。本品浸液静注可引起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及室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 (可能由于血管扩张) 及呼吸困难。鬼臼加大量维生素C据报道有解救作用,也可用大剂量阿托品。中毒症状可于服药后10~30分钟内出现,也有迟至6小时后的。 ☚ 三分三 马钱子 ☛ 0000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