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雨过山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著中庭栀子花1


 
 【释】
 1.浴蚕:古时在仲春时节,用盐水选蚕种,称为“浴蚕”。
 
 【译】
 迷蒙的细雨里,传来三两家鸡鸣,
 竹溪、村路、板桥斜倾伴我行。
 谁家姑嫂相呼唤着,去选蚕种,
 被冷落的栀子花,空自散着芳馨在院庭。
 
 【评】
 余藏有沈从文先生四十年代书写一幅作品,为三首唐人七绝,此为其中之一,可知先生于此诗之偏爱。
 此诗写诗人“雨过山村”之一瞥:细雨迷濛之中,传来几声鸡鸣,板桥斜倾、竹溪曲曲弯弯的村里,引着他向那鸡鸣声寻去,山角转弯处,终于露出了一两户人家。竹篱中有姑嫂呼唤着去选蚕的笑语,笑语渐渐远去了,只有庭中的栀子花空自散发着淡淡轻香。伴着濛濛的细雨,弯曲的村路……

历代诗词精品之《雨过山村》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农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向来用作爱之象征,为少女少妇所喜。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象征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