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瓷
又名“油点瓷”、“油滴天目”,宋代即盛行于世,并流传东瀛,倍受珍爱的结晶釉艺术瓷。当时淄博瓷区也能生产。其后,全国兴起白釉青花瓷,油滴瓷制作技艺逐渐湮没失传。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博山陶瓷艺人侯相会经多年探索,终於使失传数百年之绝技在博山再现,博山“雨点瓷”自此名扬国内外。其技艺特点是:在黑亮似漆的底色上,疏密有致地遍布小
米或大如黄豆的银白色圆点,以茶水入器,器内金光熠熠;如注入清水或白酒,则银星闪耀;映日视之,晶莹夺目;器形端庄凝重、古拙朴雅,有宋代遗韵。自恢复生产以来,极受考究茶道的日本人的珍爱。侯老艺人已谢世,幸喜技艺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