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术西传雕版印刷术在西亚和欧洲的传播。7世纪中叶,雕版印刷术在黄河流域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发明后,向西传播但长期以来无大进展,8世纪~10世纪初,分海陆二道传入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11世纪~12世纪经过回鹘人的媒介,又越过葱岭,传入中亚和西亚,并进入开罗。13世纪末,由于蒙古势力的扩张,雕版印刷形成一股向西传播的浪潮。 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在伊朗建立的伊利汗国,到13世纪90年代走向衰落,国度极度空虚,于是在首都大不里七仿中国元朝印制纸钞。这次币制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它第一次把印刷术传至伊朗。随之而来,这里又大量印刷纸牌,并在14世纪很快传入欧洲,使欧洲也开设了印纸牌的手工工场,这理所当然地促进了造纸业和印刷业。15世纪中叶,威尼斯已经成为欧洲印刷业的中心,印刷所达近百处,出版的书籍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方法和中国完全相同。之后,意大利、德国、荷兰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基地。 印刷术在北宋发明后,很快向西传至维吾尔族聚居区。元朝时,来往于大都和欧洲之间的传教士、旅行家把技术带往欧洲,从而促成了德国、荷兰、法国先后试验活字印刷。 印刷术的西传,使文化极为落后的欧洲逐渐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和受较高教育的特权,文化的享有面扩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