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闿?—225三国蜀时西南民族地区(南中)大姓反蜀首领。益州郡(今云南中部及以东、西、南等地)人,祖先为汉族移民, 因世居南中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深刻影响。史称其“恩信著于南土”。蜀主刘备病死(223年)前后,曾在三国吴的支持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杀蜀益州郡守正昂,又赶走新任郡守张裔,并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策动他们一起反蜀。蜀相诸葛亮使人写信招降, 雍闿回信拒绝,并指使*孟获再次鼓动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反蜀。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 雍闿率部去越巂郡(约今四川西南部)援助当地反蜀叟帅*高定(高定元),由于大姓与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矛盾,雍闿被高定的部曲所杀,所部归孟获统率。 雍闿?—225三国时蜀国西南部大姓首领。益州郡(今云南省中南部地区,治晋宁县东北晋城镇)人。先世系汉族移民,因世居南中,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恩信著于南土”,为汉夷所服。后主建兴元年(223)前后,在吴国支持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杀蜀国益州郡守正昂,缚新任太守张裔送吴王孙权,附于吴。吴遥授其为永昌太守。煽动周邻少数民族从其反蜀,拒绝诸葛亮招降。又指使另一大姓首领※孟获,鼓动当地“夷越”反蜀。三年(225)春,在诸葛亮帅兵分三路南征时,统部众趋越巂郡(以今西昌市为中心的四川省西南地区),增援当地叟帅高定元抗拒蜀军。由于大姓和少数民族首领间发生矛盾,被高之部曲击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