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集资抢修中小学危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集资抢修中小学危房 集资抢修中小学危房1988年前,壮族人口居住的地区,校舍危房状况尤为严重,据1988年初不完全统计,南宁地区、柳州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和南宁市、柳州市就有危房校舍390.32万平方米,占全区13个地、市1港区危房总数725万平方米的53.83%,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落后局面,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8年3月发出了《关于抢修中小学危房紧急通知》,号召全区各族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在自愿量力原则基础上,有钱出钱,有物献物,有力出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并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10项基本政策和措施。各级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抢修领导小组,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广大干部群众为造福子孙,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充分体现了无私奉献和主人翁精神。经过全区各族人民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到1990年底止,全区危房面积由1988年初的占校舍总面积的25%下降到1990年的0.83%。达到了国家规定的5%以下的标准。这一广西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成果,得到了国家教委、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部的表彰和奖励。在抢修工程中,壮族人民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四地二市在近三年里,共集资35576.54万元,占全区集资总额99775.91万元的35.66%;推倒严重危房203.49万平方米,占全区推倒严重危房353.49万平方米的57.68%;完成回建和新建校舍面积338.60万平方米,占全区完成回建、新建校舍面积750.98万平方米的44.42%;维修一般危房247.25万平方米,占全区维修面积522.78万平方米的43.30%。从根本上改善壮族地区办学条件落后的状况,体现了壮族人民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柳江县穿山乡车潭村有29户壮族农家共捐资60177元,户均捐资2075.07元,为全区集资最多的自然村。 ☚ 勤工俭学 壮族教育科研概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