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集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集句

集句

作诗术语。指用前人一家或数家诗句,拼集成诗。晋傅咸《七经诗》,为现存最早集句诗。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尝于狱中集杜甫诗句为诗,颇著名。明代传奇中下场诗也多为集句诗。

☚ 联句   赋得 ☛

集句

荆公始为集句,多至数十韵,往往对偶亲切,盖以其诵古人诗多,或坐中卒然而成,始为可贵。(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集句自国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人物开敏,以文为戏,然后大著。至元丰间,王荆公益工于此。(蔡絛《西清诗话》)

集句唯荆公最长,《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晋傅咸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聿修厥德,令终有俶。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此乃集句诗之始。或谓集句起于王安石,非也。(杨慎《升庵诗话》卷一)

晋傅咸集七经语为诗。北齐刘昼缉缀一赋,名为 《六合》。魏收曰:“赋名《六合》,其愚已甚; 及观其赋,又愚于名。”后之集句肇于此。(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唐人集句谓之“四体”,宋王介甫、石曼卿喜为之,大率逞其博记云尔。不更一字,以取其便; 务搜一句,以补其阙。一篇之作,十倍之工。久则动袭古人,殆无私语,黄山谷所谓“正堪一笑”也。(同上)

《玉海》曰:“《胡笳十八拍》四卷,汉蔡琰撰。幽愤成此曲,以入琴中。”唐刘商、宋王安石、李元白各以集句效琰,好奇甚矣。(同上)

集句: 亦始傅咸。昭宗时有同谷子者,集五子之歌讥时政。(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二九)

集韵始于傅咸《七经诗集·经语》,袁淑咏啄木鸟,集左、傅,自晋、宋已有其兆矣。至王介甫特好此体。嗣后祖之者益多。文信公集杜有二百首。王文节思任集陶为律三十四首。沈太常延铭集唐至数十卷,各体具备,乩仙吕纯阳为之序。施广文端教集唐至三千首,皆绝句。锡山朱赞皇襄七言律集唐有盛名,丁卯遇于都门,顾梁汾舍人属余序之。(癸未年沈氏采山堂诗会有《小春》一题,余集唐四十八首,俞鞠陵、刘存白、胡东旭、章含友皆和成帙,当授梓,以正大方。)(宋长白 《柳亭诗话》卷三)

文天祥有集杜句,作十八拍,大约摘取诗中佳句成篇,以恰好对联、 押韵为巧。 (马上𪩩《诗法火传》左编卷一五)

集句,始傅咸。傅咸有回文反复诗,又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皆集经语,是集句所由始矣。(袁枚《随园诗话》 卷七)

《梦溪笔谈》谓集句自王荆公始,如“风定花犹落”(谢贞诗)、“鸟鸣山更幽”(王籍诗) 之类,有多至百韵者。《后山诗话》亦谓: 荆公暮年喜为集句,黄山谷以为正堪一笑耳。然此体实不自荆公始也。《金玉诗话》及《蓼花洲闲录》谓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遂大著。尝有《下第集句》云:“一生不得文章力,欲上青云未有因。圣主不劳千里召,姮娥何惜一枝春。凤凰诏下虽沾命,豺虎丛中也立身。啼得血流无用处,著朱骑马定何人?”曼卿又以“月如无恨月常圆”,对“天若有情天亦老”,则固不始于荆公矣。其他集句之传于后世者,孙应以韩诗“排云叶阊阖”,对杜诗“奏赋入明光”; 蔡天启以梨园子弟白发新”,对“江州司马青衫湿”,“临邛道士鸿都客”,对“锦里先生乌角巾”; 闽人林震以“与尔同消万古愁”,对“劝君更尽一杯酒”,“流水无言草自春”,对“青山有恨花初谢”,“杨州十里小红楼”,对“天下三分明月夜”。陆放翁“我亦轻余子,君当恕醉人”,元遗山“白首放歌行纵酒,清朝有味是无能”、“黄鹤一去不复返,白鸥万里谁能驯”、“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 皆凑泊如无缝天衣。 又如孙仲衍集句《朝云诗》:“家住钱塘东复东,偶来江外寄行踪。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艳骨已成兰麝土,露华偏湿蕊珠宫。分明记得还家梦,一路寒山万木中”,更觉清切浑成,如出一手。而晁美叔尝以集句示刘贡父,贡父曰: 君高明之识,何至作此等伎俩?集古人句,譬如蓬筚之士,适月佳客,既无自己庖厨,而器皿肴蔌,悉假贷于人,意欲强学豪奢,而寒酸之气,终是不脱。东坡《答孔毅父集句见赠》亦云:“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小儿。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 世间好事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贡父、东坡之持论固当矣,然因难见巧,亦文人游戏笔墨之一端也。《萤雪杂说》 又有集杜诗,如“扈圣登黄阁( 《赠严阁老》),亨衢照紫泥(《赠太常卿》)”、泥融飞燕子,地僻舞鹍鸡 (并《绝句》)”、“献纳纡皇眷( 《赠鲜于京兆》),衣冠拜紫宸( 《太岁日诗》)”,此又集杜之始也。又文文山集杜诗至二百首。按晋时傅咸已有集经诗,其《毛诗》一篇云:“聿修厥德,令终有俶。勉尔遁思, 我言维服。 盗言孔甘, 其何能淑?谗人罔极, 有䩄面目。”此则实为集句之权舆,又不自宋初始矣。至近日朱竹垞《蕃锦集》割裂成句,填入词谱,则又斩新创辟,前人未之有也。(赵翼 《陔余丛考》 卷二三)

吴镇集古有 《七夕闻歌戏效连珠体》 曰:“唱到嫦娥醉便醒,遏云相付旧秦青。家无忧累身无事,山有松门江有亭。酒是良朋花是伴,心如野鹿迹如萍。同来玩月人何处?卧看牵牛织女星。”一白居易,二张祜,三白居易,四李涉,五吕岩,六罗隐,七赵嘏,八杜牧。(马鲁《南苑一知集》卷一 《论诗》)

吉剧;急剧;急遽;集句;集聚

◉ 吉剧jíjù  吉林地方戏曲剧种,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渐发展而成。
◉ 急剧jíjù  急速;迅速而剧烈。一般指情况、形势变化很大很快。〈例〉~变化/ ~发展/ 病情~恶化/ 气温~下降/ 我愤怒得脑袋像要爆炸开来,心在~狂跳。〈近〉急遽/ 急速/ 迅猛。〈反〉迟缓/ 缓慢/ 平缓/ 徐缓。
◉ 急遽jíjù 遽:匆忙;急。 急速。〈例〉~的脚步声/ 轻轨列车~地向前飞奔着。〈近〉急剧/ 急速。〈反〉迟缓/ 缓慢。
◉ 集句jíjù 
指集句而成的诗。〈例〉~诗/ 现存最早的~,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摘取前人的诗句拼成诗(多为律诗)。词也有集句而成的。
◉ 集聚jíjù  集合;聚合。〈例〉~队伍/ 同学们~在操场上看球赛/ 人们~在老槐树下休息。〈近〉集合/ 集结/ 聚合/ 聚集。〈反〉分开/ 分散。

集句

集句

旧时择取前人诗中成句重新组合,拼集成诗的作诗方式。始于西晋,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晋·傅咸的《七经诗》。宋·石曼卿、王安石于此道甚精。宋·蔡絛《西清诗话》:“集句自国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人物开敏,以文为戏,然后大著。至元丰间,王荆公益工于此。”明·徐师曾《文体明辨》:“集句诗者,杂集古句以成诗也。自晋以来有之,至宋王安石尤长于此。盖必博学强识,融会贯通,如出一手,然后为工。若牵强傅会,意不相贯,则不足以语此矣。”

☚ 联句   分韵 ☛
集句

集句

摘取古人现成诗句或文句组合成诗。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九认为集句诗始于晋傅咸。傅咸作《七经》诗,集经书中成句。蔡絛《西清诗话》说:“集句自国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延年)人物开敏,以文为戏,然后大著。至元丰间,王荆公(安石)益工于此。人言起自荆公,非也。”沈雄在《古今词话·词品》卷上中,对集句的特点作了全面的介绍。他说:“《柳塘词话》曰:‘徐士俊谓集句有六难:属对,一也;协韵,二也;不失粘,三也;切题意,四也;情思联续,五也;句句精美,六也。’贺裳曰:‘集之佳者,亦仅一斑斓衣也,否则百补破衲矣。介甫(王安石)虽工,亦未生动。’沈雄曰:‘余更增其一难曰:打成一片。稼轩(辛弃疾)俱集经语,尤为不易。’”
集句诗有两类,一类是集多个古人诗句组成一首诗。如戴本孝《汉魏集律·感怀》:


良时不再至(李陵),
何乃太区区(无名氏)。
万事无穷极(阮籍),
九州焉所如(曹植)。
忧心常惨戚(苏武),
养志在冲虚(阮籍)。
愿化双黄鹄(无名氏),
悠悠去故居(阮籍)。


另一类只集录一家之诗。再如戴本孝《律陶·田家》一诗:


少无适俗韵,甘以辞华轩。
但道桑麻长,而无车马喧。
服勤尽岁月,守拙归园田。
终晓不能静,鸡鸣桑树颠。


全部诗句都取自陶渊明的诗,重加组合成篇。
☚ 自度(duó)曲   集字 ☛

集句

亦称“集锦”。全篇集古人成语或诗句而成的一种特殊引用形式。约产生于晋代,至宋乃盛。如宋·文天祥“集杜诗”中的一首: “读书破万卷(《赠韦右丞》),许身一何愚(《赴奉先县》);赤骥顿长缨(《述古》),健儿胜长儒(《草堂》)。”此种修辞方式因系全部采用前人成句,限制了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

各种诗

各种诗

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皇帝作的诗歌:宸歌
高僧所写之诗:雁门偈
古体诗:古(古诗;~律;~风) 辞(木兰~)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长古
诗体名:律诗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格诗(半格诗)
旧体诗:律(五~;七~) 绝(绝句;绝诗;五~;七~) 截句
词曲调牌的名称:令(小~)
七言律诗:长句
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词(~律;~牌;雅~;宋~) 诗余
词的别名:琴趣
短调的词:令曲
合乐的诗歌:诗乐
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雅歌 疋歌
临时感触而作的诗:即景 即兴(即兴诗)
摘取前人诗句拼成的诗:集句
经过翻译的诗歌:译诗
隐含禅理的诗:诗禅
以宫庭生活为题的诗:宫词
抒发感慨的诗:感遇诗
反映一定历史现实的诗歌:诗史
长的诗篇:长诗 长韵 长语
篇幅较长的诗歌:长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史诗
用口语写的小诗:语体诗
短的诗词:小句
信口乱凑的诗:诌诗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诡诗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歌:遗歌 遗唱 遗诗 遗篇
诗词气势奔放:怒猊抉石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集句

poem made up of lines from various poet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