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比喻拘泥固执,不知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处理事情。舟:船。求:寻求。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姬翼《鹧鸪天》:“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 [功能、例句] 多作宾语。唐弢《海山论集》:“倘说这就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标本,那就无异于刻舟求剑,缩小了这个伟大的口号在我们文学事业上无限开阔的进取意义。”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和议》:“夫地理上种种差别,势不容刻舟求剑。” [附条] ❶ “刻船求剑”。唐·刘知几《史通·因习》。 ❷ “求剑刻舟”。 宋·严仁《归朝欢·南剑双溪楼》。 ❸ “刻舟”。元行冲《释疑》。 [同义] 胶柱鼓瑟 守株待兔 按图索骥 [反义] 相机行事 因时制宜 通权达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