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论 雅论诗话著作。明费经虞撰,其子费密增补。费经虞(1599—1671),字仲若,号鲜民,新繁(今四川新都)人。明诸生。《雅论》二十四卷,卷首有自序。该书详论历代之诗,分源本、体调、格式、制作、合论、工力、时代、针砭、品衡、琐语、题引、盛事、音韵等十三类。每类中多引历代论诗之语,附以作品,阐述己意,亦诗话之另一体式。又自序称:“以诗馀附后,为十四。”但目录及书中皆无之,或欲为之而未成,或刊刻时删之。费经虞论诗,古宗严羽之论,近法王世贞之说。但严羽论诗,“止言气象规模,风味韵度未之言也”。所以流而为江西宗派,再流而为明七子。又主张不隔,要透彻。他说:“诗要到家,只是不隔。”又说:“不透过,终隔一层,非是作者语。”诗贵含蓄。他说:“诗要辞在题中,意出题外;韵在句中,趣浮句外。”主张创新,反对拟古不化。该书材料丰富,门类众多,是历代论诗之集大成者。因此,引证中难免有错舛挂漏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作了详细辨析。有雍正刻本。 ☚ 枣林艺篑 通雅诗话 ☛ 雅论二十六卷。明费经虞(1599—1671 )撰。其子费密又有增补。费经虞,字仲若、号鲜民,四川新繁 (今新都)人。费密详见《燕峰文钞》。是书详论历代之诗,凡二十六卷。分源本、体调、格式、制作、合论、工力、时代、针砭、品衡、盛事、题引、琐语、音韵十三门。自序称以诗余附后为十四,而目录及书中皆无。费密则以“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一联,为王士祯所称赞,有十字须千古之目。而编次此书,乃未为精密。如源本类中论诗句所始一条,乃虞挚《文章流别》之文,却引为孔颖达《诗疏》。葛天八阕一条,乃刘勰《文心雕龙》之文。却引为梅鼎祚《古乐苑》。《左传》载浑良夫被发而噪,乃呼噪之噪。而以噪为诗之一体,谓始于浑良夫。杨慎虽有五言律祖,然齐、梁只有永明体、宫体之名,没有律之名。而以五言律诗始见齐、梁。排律之名始于杨士宏之《唐音》,自古以来,无此说法。而以为始见于唐。体调类中《西昆酬唱集》,乃杨亿、刘子仪诸人,亿序可证。而以为西昆乃唐李义山、温飞卿,又并韩偓入之,而段成式乃别立一体。王素有效阮公体诗,李商隐、杜牧均有拟沈下贤体诗,以及宋末四灵、江湖诸体,明末竟陵、公安诸体,皆漏不载,而别撰一才调体等等。所论多疏于考证,又皆杂取陈言。故难以尽如人意。又如品衡类中分十六格,各选古诗以实之,而皆不恰当。盛事类中多挂漏,亦多泛滥。题引类中论近人制题不雅,颇中其病。经虞又言吴棫补叶、杨慎转注均当收入,今本实无。且昧于持择。宜其劳而鲜其功。《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