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雁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雁书yàn shū见“雁足系书”。武元衡《长相思》:雁书绝,蝉鬓秋。行人天一畔,暮雨海西头。乔知之《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沈如筠《闺怨》:雁尽书难尽,愁多梦不成。 雁书 雁书《汉书·苏武传》:“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此典指书信,多用以表现离愁别绪、思亲之情等。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南朝陈·王瑳《长相思》:“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绝。”南朝陈·张正见《有所思》:“徒思裂帛雁,空上望归楼。” ☚ 掩鼻 燕颔相 ☛ 雁书 雁书参见“雁足传书”。晏几道《诉衷情》:“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 雁塔题名 雁足传书 ☛ 雁书参见[北海雁书]。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雁书代称书信、音讯。清沈宛 《菩萨蛮·忆旧》诗: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 雁书书信的代称。因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而得名。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信函 > 雁書 雁書 yànshū 亦稱“雁足”、“雁信”、“雁帛”、“雁封”。書信之代稱。因古人多利用雁之來去定候以傳遞信件,故稱。其事始見於漢。《漢書·蘇武傳》:“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唐·王勃《採蓮曲》:“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唐·李白《送友人遊梅湖》詩:“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唐·杜光庭《紀道德賦》:“雁足凄凉兮傳恨緒。”唐·温庭筠《寄湘陰閻少府乞釣輪子》詩:“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辭千里寄漁翁。”元·柳貫《舟中睡起》詩:“江驛比來無雁帛,水鄉隨處有魚罾。”《事物異名録·書籍部·書柬》引王瑳詩:“雁封歸飛斷,鯉素還流絶。” 雁书 古人曾经令大雁传递书信。故有“尺素未驰,雁书先达”之说。也作“雁程”。 字数:37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鱼素 鱼雁 ☛ 书信 书信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