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石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刺石榴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山石榴(《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的果实和根。 原植物 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 形态 直立灌木,高3~4m;小枝细弱,无刺或有扁而基部膨大的皮刺,幼嫩时常密被针刺或无针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连叶柄长3~6cm;小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30mm,宽4~10m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中脉下陷,下面无毛或在中脉有疏柔毛,中脉突起;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花单生于叶腋,无苞片;花梗长6~20mm,无毛;花直径2.5~3.5cm;萼片4,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或长尾尖;花瓣4,白色,倒三角状卵形,先端微凹;花柱离生,被长柔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倒卵状球形或梨形,直径8~15mm,亮红色,成熟时果梗肥大,萼片直立,宿存。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7卷.377页.图版57∶7-10)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750~4000m山坡、山脚下或灌从中。分布于湖北、陕西、宁夏、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 果实秋季采摘;根全年可采。晒干。 【药性】: 性味 苦、涩,平。 ❶ 《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主治 《陕西中草药》:“止血,止痢。治吐血,衄血,崩漏,白带,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 使用注意 忌铁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妇女血崩:刺石榴、地榆。共为细末,用蝎子七煎水冲服。” 单方应用 《陕西中草药》:“治赤白痢疾:刺石榴9g。炒黄研粉,5岁以下每服0.9g,成人每服3g,每日3次,红白糖为引,开水送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