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瓜米草
【概况】: 异名 刺梭罗(贵州铜仁)。 基源 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短菝葜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 矮菝葜Smilax nana Wang 形态 直立小灌木,高20~50cm,,具细长的根茎。 茎和枝条平滑,无刺。叶纸质,矩圆状椭圆形,长5~18mm,宽3~8mm,先端微凸,基部钝,下面苍白色;叶柄长1~2mm,约占全长的2/3~4/5,具狭鞘,无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花未见,总花梗长3~5mm,纤细;花序托不膨大,具卵形小苞片。(图见《中药大辞典》.1276页.2604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400~2700m混交林下。 分布于贵州、云南漾濞,为中国西南地区特有,很罕见。。 【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 【药性】: 性味 苦、辛,凉。 功效 清热,利尿,祛风。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小便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发烧小便赤:刺瓜米草6g,阎王刺根4.5g。煨水服。” 单方应用 《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炎:刺瓜米草30g。煨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