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隰西草堂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隰西草堂集 隰西草堂集诗文别集。十二卷,其中诗五卷。清万寿祺撰。寿祺集初刊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为其门人吕维扬编刻。因其诗多触时忌,故吕刻之后长期无人刊刻。吕本所收录诗,系按年分集而编,包括《内景堂集》一卷、《癸酉诗》一卷、《二雨斋诗》一卷、《隰西草堂编年诗》八卷。共有十一卷。“隰西草堂”乃其晚年隐居之处,故以之命名晚年作品。后此本久佚。清宣宗道光(1821—1850)间,铜山举人丁泗吉录寿祺诗一卷秘藏之。其后,孙连锦得寿祺手书文稿残卷,合丁氏所录,共分九卷(诗五卷、文三卷、唱和集一卷),刊于道光四年甲申(1824)。此为分体本。清德宗光绪(1875—1908)间,临川桂中行嘱金坛冯煦重编寿祺及阎尔梅遗集,编为《徐州二遗民集》,冯氏为作序。民国间,董士恩又据孙连锦本重刊,并辑入补遗一卷及杂著,编为十二卷,有排印本传世。 ☚ 钝吟老人遗稿 白耷山人集 ☛ 隰西草堂集十二卷。明万寿祺 (1603—1652)撰。万寿祺,字年少,一字介若、内景。江苏徐州人。崇祯三年 (1630)举人。明亡后隐居浦西。他身著僧衣,自名慧寿,号明志道人,或曰寿道人,而饮酒食肉如故。与阎尔梅合称“徐州二遗民”。寿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工诗文,善书画,而琴、棋、雕刻、刺绣,亦无不精妙。其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写国破家亡的悲愤,形式上以七律见长。情调激楚苍凉,语言工整严谨。著有 《隰西草堂集》十二卷、《文集》三卷、《遁渚唱和集》一卷。该书在清初有刻本,因集中多有对明王朝怀念的遗民情绪,被查禁,原刻本不存于世。清道光时拔贡孙氏得万寿祺手稿残本,合铜山举人丁靖山录诗,刻为 《隰西草堂集》。集自遭禁后,清初刻本无一存。其后人亦莫敢收藏,孙氏多方采辑,得文三卷、诗五卷、词一卷,刊成印布无多,而版已失。光绪时,徐州府知府桂中行履真,刻 《二遗民集》,于孙本略有删节。孙本又不复可得,徐州人董士恩重刻之,董氏刻本收文及杂著四卷、诗五卷、补遗一卷、词一卷、年谱一卷,计十二卷,成于癸酉 (1933)之冬,为万寿祺文集最全备者。亦是该集传世之版本。 《隰西草堂集》xi xi cao tang jiA Collection of Xixi Thatched Hall→万寿祺 (Wan Shouq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