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采种seed production in isolation在种子生产中,采用时间、空间调整或设置人为障碍等方式,防止品种生物学混杂的措施。天然杂交是有性繁殖蔬菜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隔离采种是良种繁殖中保持种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隔离依据 作物授粉习性,传粉媒介(条件),采种群体大小,采种田障碍物多少等是决定隔离采种的主要依据。❶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蔬菜易接受不同变种或品种花粉而杂交(生物学混杂),是引起种性退化的最重要原因; 自花授粉蔬菜天然杂交率很低。生物学混杂不是造成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但当本品种花粉发育不良、品种内机械混杂严重,或者与其他品种相邻采种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天然杂交率。无性繁殖蔬菜个体间不存在基因交流,不会产生生物学混杂。 ❷虫媒传粉蔬菜天然杂交率的高低与媒虫种类、虫口密度、迁飞能力、天气条件有很大关系。媒虫种类单一,虫口密度小,花期低温、阴雨,媒虫迁飞能力弱,则天然杂交率低,但常带来种子减产; 相反条件则天然杂交率高。风媒传粉蔬菜的天然杂交率,常受花期风向、风速、地形、屏障等因素的影响。 ❸留种群体越大,天然杂交率越低; 反之,污染花粉源面积越大,而留种群体越小,天然杂交率越高。 隔离方式 隔离采种的方式有三类: 器械隔离 主要应用于原种繁殖和种质资源保留。方法有花序套袋(硫酸纸、羊皮纸)隔离、纱网(金属纱网、纱布、尼龙纱网)隔离和温室(玻璃温室、塑料薄膜温室)隔离等。器械隔离需行辅助授粉,以增加种子产量。套袋隔离只能行人工辅助授粉。容积较大的纱网或温室隔离区内,除人工辅助授粉外,还可采用人工饲放蜜蜂或苍蝇传粉。 时间隔离 应用于大面积露地采种。采用不同品种分期播种、分期定植、春化处理、光周期诱导、应用激素调节等单一或综合措施,使品种花期错开。由于蔬菜作物多数在春夏季开花,花期较长,在采用上述措施后还可能出现品种间花期短期衔接,需及时对晚播品种进行始花期掐薹和早播品种末花期摘顶,以保证隔离效果。生产上常用的不同品种分年轮流繁殖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时间隔离方式。 空间隔离 应用于大面积良种繁殖。将容易或能够天然杂交的品种、类型、变种或种,配置在难于相互杂交的不同地段上采种。每一个采种地段称为一个隔离区。空间隔离的可靠程度,主要取决于隔离距离的远近。确定空间隔离距离,除首先考虑影响杂交率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外,还需考虑万一发生难于避免的少量生物学混杂后对后代经济价值影响的程度。关于各种蔬菜安全有效的最小隔离距离研究较少。通常根据不同蔬菜的授粉方式、交配关系及采种实践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将主要蔬菜空间隔离采种距离分为四种类型:❶远距离隔离。芸薹属一些种间,甘蓝类、白菜类蔬菜以及甜菜不同变种间容易杂交,杂种几乎完全丧失经济价值;十字花科、伞形科、藜科蔬菜品种间极易杂交。上述蔬菜采种时,隔离距离在开阔地段上为2 000米,有天然屏障时不少于1 000米。 ❷长距离隔离。葫芦科、苋科、百合科异花授粉蔬菜及常异交作物蚕豆等的不同品种间及茄科蔬菜辣椒的变种间也易杂交,杂交后虽不致完全丧失经济价值,但失去了品种典型性和一致性。隔离距离在开阔地段为1 000米,有屏障地段不少于500米。 ❸中距离隔离。以自花授粉为主的菊科蔬菜莴苣的不同变种(结球、散叶、茎用)间、茄科蔬菜茄子和辣椒不同品种间,仍有一定的天然杂交率。隔离距离一般为50~100米。 ❹近距离隔离。豆科蔬菜菜豆、豌豆、豇豆品种间、茄科蔬菜番茄等品种间天然杂交率很低,其隔离距离一般为10~20米,但须更加注意由于近邻繁殖而引起的品种机械混杂。上述距离要求主要指生产用种的繁殖。若系原种或一代杂种亲本的繁殖,应再适当加大距离,第一类型2 000~2 500米,第二类型1 000~1 500米,第三类型300~500米,第四类型100~3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