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大索貌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大索貌阅 隋大索貌阅是隋朝为检括隐漏户口而实行的措施。隋初,因人们常以诈老称小的办法逃避户调、徭役,影响了封建国家赋税调役的征发。开皇五年(585年),隋王朝下令在全国整顿户籍,要求地方各州县按户籍上注明的年龄,挨户进行人口核对,以辨所报年龄的真伪,称“大索貌阅”。若检查出所报不实者,不仅本人要受处罚,而且其基层正、长(包括保长、里正、党长等)也要被发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相互告奸。隋朝曾广泛以“索貌阅”的方式检括户籍人口,收到一些成效。其中,最大规模的“索貌阅”有两次:一次在开皇五年(585年),在全国进行按人查对户口,堂兄弟以下都要分居,“各为户头,以防容隐”(《隋书·食货志》),又悬赏互相告发。这次索貌检括户口的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见《魏书·食货志》);另一次在大业五年(609年),索貌检出二十四万三千丁,六十四万一千二百口。总之,隋代通过大索貌阅,扩大了王朝所掌握的人口户口数,增加了国家赋调力役的征发。 ☚ 北魏流民 唐代移民就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