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陶谢诗之比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陶谢诗之比较

《陶谢诗之比较》

沈振奇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2月出版。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有关陶渊明谢灵运二家诗系统比较研究的著作,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引言”指出陶谢诗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第二章“陶渊明与谢灵运生平之比较”,提出由于家境悬殊,二者对劳动的看法有别,且影响到二者诗作的题材:陶田园诗多,谢闲游山水诗多;习性上,谢有魏晋名士放诞之风范,陶则不偏激放任狂傲,陶性含蓄收敛使其诗于指切时事、悼国伤时之时笔意婉曲,而谢性奔放冲动使其诗因不得志而常怀愤愤;陶有哲理家之特征,而谢则好臧否人物,偏激任性;二家诗作均表现出各自的博学与思想内蕴的丰富;二者政治上均积极进取,可惜皆无知己,事与愿违,但陶于任上能尽职守,而谢则醉心山水,不负政职。综合二人一生观之,作者认为陶有谢远不能及的人德,陶于无用中悠然自得,谢于无用中黯然失望,两人的境界是一“放”一“静”。此章末附有“陶谢年表”,对二人作品进行了系年考证,力求确切,疑者阙如。第三章“陶渊明与谢灵运诗之比较”是全书的重点,其中第一节讨论了二家诗的渊源,认为陶诗在体裁、词句、命题方面原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得景阳之雄健、绮采和阮步兵之淡;而谢诗用字、联句、辞采原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其山水之作又杂参于郭景纯,与遊仙诗有关。陶谢二家诗均兼具国风、小雅、楚辞三体之长,但谢诗承“太康诗派”,故其词盛而艳,丽典新声络绎奔会,又巧构形似之言,富艳难蹝;而陶诗则集“正始诗派”之大成,省净质直、冲淡、敦厚、旷远、浩翰为其诗所长。两家所承诗风之差异,正是田园山水诗分野之基础:正始系诗託意之邈远、白描之笔法,正符合田园之清明、空旷; 太康系诗雕章琢句,正符合山水之峥嵘、宏伟。第二节讨论了二家诗之特色,经详加分类比较后认为:陶生活清苦,感慨忧虑,但质性自然,爱田园而富于情趣,且具儒者之抱负,归宿于道家之超脱,故其诗田园风味浓于山水气息,趣远、真淳、自然,长于意境,排散兼行,喜用诗经、论语、史记等书典故;而谢性好冒险,爱山水,满腔幽怨,借山水以消磨时日,故其诗细观慢琢,詠山写水使人如亲临其境,才高、富艳、精工,工于形似,大多排俪,喜用易经、汉书、曹植诗等典故。总之陶诗情感昭晰,而谢诗多以景蔽情;陶诗至后期心胸充满宁静安祥,而谢诗则内心充满矛盾迷闷深苦。另外二家诗在惯用字上也有不同。第三节提出二家诗同具寂寞之情与孤傲之气,不过陶是高傲,谢是狂傲。第四章总结认为:陶谢二家皆属真性情之人,且诗如其人;同描大自然,但陶为理性透视,谢为直觉获得;陶诗为宇宙情趣之和谐宁静,谢诗为宇宙生命之激荡翻腾。陶诗是诗人情趣、胸襟、具体人格的表现,谢诗则抒情、缀采、说理三者并茂;陶诗是自心中流出的真话,是作者精神气韵的流布,谢诗则繁缛富丽、典雅高贵、浑然一体。二家诗皆属自然之佳作,但陶为不加雕琢之自然,谢为雕琢后之自然。谢诗章法谨严,句句典重,奇绝娟力,精深华妙;陶诗意境优美新奇,傲古视今,多由用字遣句及微妙体会而得,乃其思想感情升华而成;谢则求“如印之印泥”,摹倣大自然,等等。此书的特点是始终贯彻以陶解陶、以谢解谢的观点研究对比,注释内容丰富,主要是对前人观点及作者自己观点细细分列论据,令人信服,且常有独到之见。

☚ 陶渊明与日本文学   吴歌西曲与梁鼓角横吹曲的比较 ☛
000021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