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刮筋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刮筋板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刮金槭、走马胎(《天宝本草》),鸦胆子(《植物名实图考》),草沉香(《云南中草药》)。 基源 为大戟科海漆属植物草沉香的幼嫩全株。 原植物 草沉香Excoecaria acerifolia F.Didr.,又名云南土沉香(《中国树木分类学》)。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木类36卷载有:“鸦旦子生云南,小树圆叶、结实三粒相并,中有一棱,土医云,能治痔。”据《新华本草纲要》考证,所述应为本种。 鸭胆子的原植物应是苦木科植物。 形态 常绿灌木,高1~2m,全体无毛。树皮光滑,有多数皮孔,小枝灰褐色,皮层内含乳液,切割后即流出。单叶互生,近革质,叶柄长3~6mm,紫红色;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钝,长4~9cm,宽1.5~3.5cm,边缘有细锯齿,背面叶脉紫红色。 花单性,细小,无花瓣,黄绿色,雌雄同株。 穗状花序腋生,雄花约20朵著生于上端,无花盘;萼片3,近离生;基部有腺体2个,苞片1;雄蕊3,无退化雌蕊;雌花生于花序的基部,少数;萼片3,基部合生;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分离,向外卷曲。蒴果圆球形而稍扁,直径1cm,略具3棱,无毛,成熟时紫红色,分裂为3个小干果,每一小果有种子1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河谷沿岸或坡地灌丛中。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栽培。 用分株繁殖。在早春,将老蔸挖起,掰下根部萌蘖小苗,剪去过长的须根和部分枝叶,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栽种,每穴栽苗1株。 栽后,覆土填紧,保持土壤湿润,注意中耕除草,施追肥2~3次,当植株封行后,只须粗放管理。 。【药性】:性味 辛、苦,微温。 《四川中药志》:“微温,苦、辣。” 功效 行气,破血,消积。 主治 癥瘕,积聚,膨胀,食积,黄疸,吐血。 ❶ 《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去风寒痰,消肿,格食症。” 杀虫,疗疯狗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积食不消,胸腹胀满,小儿疳积:刮筋板6g,隔山撬12g,鸡屎藤12g,萝卜头12g。水煎服。” 水煎服。” ” 单方应用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黄疸,吐血,狂犬病:刮筋板6~12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