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陶公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陶公庙

陶公庙

位于长沙县㮾梨镇临湘山, 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祭祀曾在此修道的江西鄱阳人陶淡、陶恒叔侄,后几经加修。清光绪十九年 (1894)重修扩建。1994年8月,由市道教协会接收管理。后有海内外道教团体和道众捐资百余万元重修该庙,香火颇盛。

☚ 云麓宫   河图观 ☛
陶公庙

陶公庙

位于长沙县㮾梨镇临湘山。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历代屡修,清光绪十九年 (1893) 扩建。祀晋代方士陶淡、陶烜叔侄。同治十一年 (1872),清穆宗御书“民赖恩福” 匾额。该庙共三楹二殿,依山垒石48级。庙内有戏楼,每年正月、八月,当地群众在此演戏酬神。因多年失修,渐圮。20世纪90年代修缮。1996年11月,香港谭兆基金会捐资80万元,香港道教学院院长侯宝垣先生捐资50万重修。前殿奉 “陶公真人”神像。后殿供观音像,东侧有偏殿。庙中的戏楼建筑精巧,翼角高昂,风铃摇曳,雕饰精美。现任主持为周至仁道长。(参见“旅游文化·陶公庙”)

☚ 南岳庙东八观   阳升观 ☛

陶公庙

陶公庙

又名陶真人庙。 位于长沙县㮾梨镇临湘路,南临浏阳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有“六朝遗庙,千古名山” 之誉。后世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初重建。1986年维修。1994年始大规模维修。史载东晋太尉、长沙郡公陶侃之孙陶淡、侄孙陶烜结庐临湘山,后皆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立此庙祀之。清咸丰二年(1852) 赐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准予列入祀典。庙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山门、戏楼、石级、大殿和后殿组成,建筑面积1317.6平方米。山门系 “山”字形宫墙建筑,三门并立,前置石狮。中门上竖刊额 “临湘山” 三字。戏楼高14.6米,木质结构,舞台宽敞,楼中有楼。楼正中悬挂“古楼”金匾,为清翁同龢手书; 两侧有精致回廊。额枋、吊檐、栏杆等处浮雕108种古戏曲图,形象生动精美。舞台正上方有八卦形斗拱,以达隔音、回音效果。其构筑奇巧,历有“长沙第一楼”之誉。戏楼北过殿坪,依临湘山地势砌有48级花岗条石石阶以大殿。大殿分前后两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殿檐下悬“陶真人庙” 四字木刻直匾。三组楠木雕花木格门嵌于大殿前石柱之中。殿内原供陶真人遗蜕(肉身),惜毁于1958年。殿中央悬“德化无疆” 四字匾,系南宋乾道五年 (1169) 朱熹书题。另一匾刻清同治御书“民赖思福” 四字。后殿供观音佛像。庙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八月十七两位陶公真人诞辰日为陶公庙传统的春秋庙会,香火烛天,钟鸣鼓响,十分热闹。

☚ 长沙县   黄兴故居 ☛
000142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