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堂生元代学校中的伴读学生。开始于元初,平民中的俊秀者,经在朝三品以上官员的保举,可入学读书,称陪堂生。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1287),国子学定额陪堂生二十人。武宗至大二年 (1309),蒙古国子学定额伴读学生四十人。 陪堂生元代学校中的非正式学生。元初兴蒙古国子学,凡官员子弟入学为正式学生,平民俊秀者入学则陪堂听课。仁宗延祐二年(1315),因蒙古国子学生员常不下二三百人,开支增加,遂减去庶民子弟百余人,听陪堂学业,故有陪堂生之名。 陪堂生 陪堂生元代学校中非正式的学生。始于元初兴蒙古国子学,凡官员子弟入学为正式学员,平民俊秀者入学则陪堂听课。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因蒙古国子学生员常不下二三百人,开支增加,遂减去庶民子弟一百一十四人,听陪堂学业,因而有陪堂生之名。 ☚ 国子监生 太学生 ☛ 00002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