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长物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音diàn,竹席),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草垫)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古时对老人或前辈的尊称)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恭传》所载事同。 王恭身居要职,却性行廉洁,生活清贫,家中别无长物。“别无长物”是指除此没有多余的东西。后常以此形容人生活清贫,志趣廉洁。 唐·白居易《销暑》诗:“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