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同异,明是非
晋代学者鲁胜的逻辑思想,载其所著《墨辩注序》。 认为名学的任务,既为了在逻辑上“别同异,明是非”,又为了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确立规范、准则。“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名必有形,察形莫如别色,如有坚白之辩。 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辩。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同而有异,异而有同,是之谓辩同异。 至同无不同,至异无不异,是谓辩同辩异。同异生是非,是非生凶吉。 取辩于一物而厚极天下之污隆,名之至也。”鲁胜对先秦名学所争论的问题作了概括,试图提出一个形式逻辑的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