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家大量投资,进行重点建设。建成了包括航空、电子、兵器、航舶、航天、核工业等门类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国防科研、设计、制造、测试等技术先进、力量雄厚的工业群体。从1949年5月到1952年底,恢复和组建了一批工厂,后扩建为航空、电子、兵器骨干企业,成为第一批国防工业工厂。“一五”时期,国家在陕西投资新建了二十多个军工企事业单位。“二五”时期,又开工新建了二十多个航空、电子、船舶工厂和科研机构。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国防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三线建设时期,在汉中、蓝田、凤县、商洛山区和关中沿山地带建设了百余项航空、电子、航天、兵器、核工业企事业,使陕西成为门类齐全的国防科研、生产、试验基地。1978年以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调整产品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发展民品生产,取得显著效果。截止1990年,全系统建成主要民品生产线100余条,开发民品近千种,有247种被评为部、省或国家级优质产品,80多种填补国家空白,初步形成民用飞机、制冷设备、发动机、汽车、摩托车、轻工机械、新型纺织机械、医疗器械、煤气生成输供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一批支柱民品和新兴产业。与此同时,在技术改造、横向联合、对外贸易、三线调整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仅以“七五”期间为例:投资7.5亿元,完成重大技术改造50余项,有28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套(或关键)设备,使工厂、研究所的生产科研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各军工单位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组建各种联合体186个,在沿海经济特区创办外引内联企业84个;建立了6个外贸出口基地和7个外贸出口扩权单位。出口产品140余种,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5.62亿美元;三线调整改造完成投资5亿多元,西安电子工业区已初具规模,形成新的科研生产能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