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铨1905—四川富顺人 陈铨陈 铨 李立明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343页 陈铨重译陈铨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文天行 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1期 陈铨 陈铨1903—1969小说家、剧作家。字涛西,笔名唐密。四川富顺人。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系,后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再赴德国留学。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并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出版长篇小说《天问》。1934年出版长篇小说《革命前的一幕》。抗战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次年与林同济等人创办《战国策》杂志,提倡“狂飙运动”,成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并创作剧本《野玫瑰》《蓝蝴蝶》,受到进步文艺界的批评。此后到中央训练团受训。毕业后,进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当教授,兼中国青年剧团编导。稍后又任正中书局总编辑。1943年在重庆创办《民族文学》。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任同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大学任教。另有长篇小说《彷徨中的冷静》《死灰》《归鸿》,多幕剧《黄鹤楼》、独幕剧集《婚后》,专著《从叔本华到尼采》《中德文学研究》等。 ☚ 钟敬文 黄药眠 ☛ 陈铨 陈铨1905——1969.2.字涛西,四川富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文系,后赴美国奥伯林大学攻读,得文学士及硕士衔。又往德国留学。返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德文教授。曾创作小说《天问》、《革命前的一幕》、《仿徨中的冷静》、《死灰》等。1940年创作五幕话剧《黄鹤楼》。同年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同林同济、雷海宗等人创办《战国策》半月刊。1941年去重庆任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中国青年剧团编导,正中书店总编辑, 《大公报》《战国》周刊主编。曾发表文章,主张科学发达的民族可以自由侵略欺侮弱小民族。同年在《文史杂志》第1卷第6、7、8期上连载四幕话剧《野玫瑰》。该剧上演后,受到了进步的文艺戏剧界人士的批评。1943年创作三幕浪漫悲剧《金指环》,四幕话剧《蓝蝴蝶》,三幕话剧《无情女》。1944年创作独幕剧《婚后》、《衣橱》、《自卫》。创作还有小说《狂飚》、《再见冷荇》、《归鸿》等。这些作品大多以战国时代为背景,宣扬权力意志和所谓的民族主义。 ☚ 陈明 陈绵 ☛ 陈铨1903~1969作家,教授。字大铨,号选卿,富顺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相继在美国阿比林大学、德国克尔大学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抗战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并创办 《战国策》半月刊。1942年在重庆 《大公报》 刊行 《战国》副刊,自称 “战国策” 和 “战国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外文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著作有长篇小说 《狂飙》、《冲突》等,剧作有 《野玫瑰》、《金指环》、《蓝蝴蝶》等。 陈铨 陈铨明永乐(1403~1424)间任潮州府照磨。城外有巨蟒,出大石下,民以为妖,每年礼之以人。铨积薪于石旁,点火烧石,石裂,将巨蟒震死。 ☚ 汪文龙 林鹗 ☛ 陈铨1905~1969Chen Quancontemporary writer and dramatist,his original name was Chen Daquan. Works: Wild Roses,Blue Butterfly,Asking the Sky,The Last Scene Before Revolution,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