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范1860—1913

原籍湖南衡山,生于江苏常州。
曾任《苏报》社长。遗稿有《映雪轩初稿》、《蜕僧余稿》等。
原名:彝范
字:叔柔、叔畴
号:退翁、退僧、梦坡、蜕安、蜕庵
别名:陈蜕

陈范(1408—1495)

明吴县(今江苏苏州)横泾人,祖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字公式,号乐耕。陈霁祖父。自少业农,善殖产业,年壮掌乡赋,乐善好施。成化十八年(1482 年)赈荒施济尤力。岁常施棺,曾经纪安葬友人及其母、兄三丧,厚待族人乡党及奴仆,犬马死亦必掩埋。高年恩授冠带,捐粟六百石,复获旌表其门。

陈范

陈范1859~1913

原名彝范,字梦坡,晚年更名蜕,号蜕庵。衡山人。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捐纳铅山知县,旋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次年购办《苏报》。1903年夏,聘章土钊为《苏报》主笔,开辟“学界风潮”专栏,遭清廷忌恨。6月《苏报案》发生,逃日本,结交孙中山等党人。次年归上海,被捕系狱一年半。后获释。辛亥革命时,参加湘桂援鄂联军。不久赴上海,参加南社及国学商兑会。民国成立后,任《太平洋报》编辑。曾至北京,与仇亮办《民主报》。后病逝上海。

☚ 张默君   陈荆 ☛
陈范

陈范1860—1913

著名报人。原名彝范,字叔柔,号梦坡。原籍衡山,生于江苏阳湖 (今常州市)。举人。曾任江西铅山县令,因严惩不法教徒,得罪外国教会,被诬去职。1898年在上海接办《苏报》,鼓吹维新变法。1902年在《苏报》设“学界风潮”,支持上海、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1903年邀章士钊任总主笔,因发表邹容的《革命军》而被封,即著名的 “苏报案”。他事先走避日本。1907年居长沙,仍支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积极参加湘桂联军,赴鄂支援。后在上海卖文糊口。遗稿有《映雪轩初稿》、《蜕僧余稿》等。

☚ 宁调元   陈撷芬 ☛

陈范

陈范1859—1913

原名彝范,号梦坡。衡山人。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中举人,出任江西铅山知县。后因教案革职,移居上海。1901年购办《苏报》,开辟 “学界风潮”栏,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1903年聘章士钊任主笔,介绍邹容的《革命军》,选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公开宣传革命,是年6月,《苏报》被封,逃亡日本。武昌起义后,参加湘桂援鄂联军。后赴上海,参加南社,任《太平洋报》编辑。后至北京,任《民主报》主笔。1913年病逝于上海。

☚ 李桓   方克刚 ☛

陈范1860—1913

原名彝范,字梦坡。近代湖南衡山人。清光绪举人。曾任江西铅山县知县,后因教案落职, 闲居上海。光绪二十六年(1900)接办《苏报》,宣传改良,倾向维新。二十九年聘章士钊为主笔,连续在《苏报》上选载介绍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章。闰五月(6月), “苏报案”发,东逃日本。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参加湘桂援鄂联军。旋赴上海,担任《太平洋报》编辑,后于北京任《民主报》主笔。1913年初在上海病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