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身访数学家陈省身博士 陈省身博士 陈省身的“学算”经历 | 黄肇珩 吉承进 | *联合报1964年8月9日 *联合报1965年7月4日 *自立晚报1965年7月5日 | 国际数学家陈省身 学算四十年 陈省身(1911-) | 黎耀华 陈省身 编纂组 | *中国一周1958年453期 *传记文学1964年5卷5期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465页 |
陈省身数学大师“烧窑” 最后心血献给祖国——记陈省身办南开数学研 究所 | 徐孝穆 张高峰 | 联合时报1987年2月6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9月1日 | 中国数学界青年学子的“总教练”——记陈省身 | 汤 华 | 瞭望1984年51期 |
教授 | | | 数学家陈省身第二届“陈省身数学奖”颁奖及 《陈省身文选》发行 | 李方诗等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37页 |
陈省身数学家。1911年10月26日生于浙江省嘉兴。1926年入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于1930年,同年入清华大学为助教、研究生,先后受教于姜立夫、孙 ,从事微分几何研究。1934年赴德,师从德国著名几何学家W.J.E.布拉施克。1936年赴法在微分几何学家É.嘉当指导下从事研究。1937回中国,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等。1943~1945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1946年重返中国,在上海建立中央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所。194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任终身教授。1981年任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84年退休后,继续从事研究,并多次来华讲学。1985年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亲任所长,对现今中国数学研究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尤其是在微分几何及拓扑学方面作出巨大贡献。196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63~1964年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1975)、美国数学会“全体成就”的斯蒂尔奖(1983)、国际性的沃尔夫奖(1984),以及多种学术荣誉称号。2004年12月3日去世。 陈省身 陈省身1911-Chen Xingshen现代数学家,生于浙江嘉兴.1926年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0年入清华大学为助教与研究生,1934-1937年赴德、法深造,从师于当代微分几何大师E·嘉当.1937年回国,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1945年赴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在此斯间,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方法,首创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陈示性类”,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此后,他又在更为广阔的数学领域展开研究,其中引入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已成为现代数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有些还成为当前理论物理中极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和基本工具. 1946年,他重返中国,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所.此后两三年中,他培养了一批青年拓扑学家.1949年他再去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任终身教授.1981年在伯克利的数学科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984年退休,仍研究不辍,并多次来华讲学,创立“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讨论会,受聘为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1985年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任所长,他积极指导各种学术活动,推动了中国数学研究的开展. 由于对数学的重要贡献,他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196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63-1964年间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过多次一小时的大会报告,获得多种学术荣誉称号和奖金,1984年获得了国际性的沃尔夫奖. ☚ 华罗庚 泰勒斯 ☛ 陈省身 陈省身1911—Chenxingshen中国一美国数学家。生于浙江嘉兴。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36年在德国汉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并赴法国巴黎深造一年,1937年回到中国,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3年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1946年重返中国,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代理主任,1947年任代理所长。1949年移居美国,先后任芝加哥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81年任伯克利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85年在中国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同年获得沃尔夫奖。陈省身的数学贡献涉及微分方程、积分几何、代数几何、李群、复变函数等多个方面, 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奠定了现代微分几何的基础。他首创用纤维丛概念研究微分几何,引进“陈示性类”,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他广泛而深入的数学工作中,引入了许多在现代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有些还成为当代理论物理中极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和基本工具。 陈省身自幼就显示了出众的数学才能,但他1926年考入南开大学,最初却是想学物理。刚入学不分系,有一次上化学实验课,内容是吹制玻璃管。他毫无实验经验,一位职员帮助他制成了一些,他拿着玻璃管觉得还很热,就用冷水去冲,结果前功尽弃。由于他不愿学化学,分系时就进了数学系,开始了漫长的数学生涯。 1930年陈省身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 先做助教,后随孙光远学习射影微分几何。1932年德国著名几何学家布拉施克(Blaschke)来北京讲学,他新颖的思想,他认为数学是充满生机的,易于理解的学科的信念,都深深地打动了陈省身。1934年陈省身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便去汉堡随布拉施克学习。开学前导师拿来几篇新写的论文,他发现其中一篇的证明有漏洞,导师高兴地让他补齐, 他不仅完成了这一工作而且推广了导师的结果, 发表在汉堡的数学杂志上。 1936年,已经得到博士学位的陈省身去巴黎谒见当时最伟大的微分几何学家嘉当(Cartan)嘉当的学生很多,当他每星期四下午办公,候见的学生在办公室外排成了长队。陈省身的才华很快得到嘉当的赞许,两个月后便同意陈省身每隔两周到他家中单独接受指导,第二天往往还会收到嘉当的信件,继续讨论头一天的有关问题。为了准备这些会见,陈省身尽全力工作,异常紧张而又精神愉快。从嘉当那里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他终生受益。 陈省身最杰出的数学工作是1943—194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完成的。在此期间,他给出了高斯—邦尼(Gauss-Bonnet) 公式的一个“内蕴”证明,不仅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而且开创了许多新发展,被当代大数学家韦依 (Weil,A.)称赞为“开辟了微分几何的新纪元”。1945年初,他又发现了一类极为重要的不变量,后来被人们称为“陈示性类”,它在现代数学中几乎到处可见,在微分几何、代数几何、复解析几何中尤为重要, 陈省身关于这一问题的论文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6—1948年,陈省身主持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 为中国微分几何学与拓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70年代以来,他又多次回中国讲学,推动各种学术活动。1985年,他创办的南开数学所正式成立, 不久就以其丰富多彩和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而为中外数学界所瞩目。1988年,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上,他响亮地提出了要在21世纪使中国成为世界数学大国的宏伟目标。 陈省身以其对现代数学的杰出贡献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当代世界最大的几何学家”,“陈省身先生就是现代微分几何”。大数学家韦依说:“不管怎样,如果没有E. 嘉当、H. 霍普夫、陈省身和另外几个人的几何直觉, 本世纪的数学决不可能有如此惊人的进展。我深信, 只要数学继续发展, 就永远需要这样的数学家。”1984年,陈省身获得了1983—1984年度的、标志国际数学最高成就的沃尔夫(Wolf)奖。获奖证书上写道:“此奖授予陈省身,因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 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 ☚ 华罗庚 毕达哥拉斯 ☛ 00005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