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白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 陈白尘
陈白尘
陈白尘 陈白尘1908—1994剧作家、小说家。江苏淮阴人。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1928年初,随田汉入南国艺术学院,参加南国社,同时出版了几部中长篇小说,受到文坛注意。次年与郑君里等组织摩登剧社。1932年后参加共青团。后因“共产党”嫌疑被捕。1935年出狱后,发表剧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抗战开始后,先后组织过上海影人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华剧艺社,在重庆、成都等地坚持革命戏剧活动。1945年发表名作《升官图》,暴露并讽刺了形形色色的反动官僚贪污腐化、可鄙可笑的丑态,是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旋涡》《罪恶的花》《归来》等,戏剧《卢沟桥之战》《汉奸》《魔窟》《乱世男女》《汪精卫现形记》《大地回春》《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幸福狂想曲》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人民文学》副主编等。创作电影剧本《宋景诗》《鲁迅》,多幕剧《纸老虎现形记》,历史剧《大风歌》等。另有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与董健共同主编)。有《陈白尘选集》。 ☚ 赵家璧 吴组缃 ☛ 陈白尘 陈白尘1908.3.2——原名陈增鸿,又名陈征鸿、陈斐。化名杜大年。笔名有墨沙、江浩等。江苏淮阴(今清江)人。1925年在淮阴成志初中读书时,创作短篇小说《另一世界》,被评为《小说世界》征文得奖作品之一。1926年进上海文科专科学校读书。1927年进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学习,并加入南国社,参加田汉主办的“鱼龙会”演出,对戏剧发生了浓烈兴趣。1928年起,写了《漩涡》等几本长短篇小说以及话剧《墙头马上》。为了谋生,当过店员、职员和教员。这期间,在南京、镇江等处和友人创办过几个业余剧团,在上海和郑君里、左明、赵铭彝等组织过摩登社。1930年转入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创作独幕话剧《汾河湾》。1932年9月,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因积极宣传抗日而被捕。在镇江狱中,创作话剧《街头夜景》、《父子兄弟》、《马嵬坡》、《除夕》、《大风雨之夜》、《虞姬》、《癸字号》、《两个孩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创作四幕历史剧《石达开的末路》和四幕讽刺喜剧《恭喜发财》,以及《太平天国》第一部《金田村》,儿童剧《一个孩子的梦》以及三本短篇小说集和一本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参加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任上海剧作者协会筹备干事,先后参与组织上海影人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赴四川等地开展救亡演出活动。曾在重庆国立剧专及教导剧团、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在中国万岁剧团任特约编导委员。创作有四幕剧《魔窟》、三幕剧《卢沟桥之战》、《乱世男女》、《秋收》, (后改名《大地黄金》),独幕剧《未婚夫妻》、《汉奸》、《禁止小便》等。1941年,参与组织中华剧艺社,任秘书长,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等剧作,并且创作剧本《大渡河》、《结婚进行曲》、《大地回春》等。1945年发表的四幕悲剧《岁寒图》和讽刺喜剧《升官图》,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升官图》,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中,揭示了反面人物的腐朽灵魂,达到假中有真的戏剧效果,被认为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政治讽刺喜剧。1946年回到上海,创作了剧本《悬崖之恋》 (一名《卖油郎》)。1947年参加党领导下的昆仑影业公司,开始电影剧的创作。先后编写电影剧本《幸福狂想曲》(和陈鲤庭合作)、《天官赐福》和《乌鸦与麻雀》(集体创作)。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中国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剧协、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省文联等单位的领导职务。建国后主要作品有多幕剧《纸老虎现形记》、《第二个回合》,历史剧《大风歌》,独幕剧《哎呀呀,美国小月亮》 (合作)、《美国奇谭》 (合作),还参加了电影剧本《鲁迅》和《宋景诗》的创作。 ☚ 陈北鸥 陈其通 ☛ 陈白尘 现代剧作家。江苏淮阴人。于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中崭露头角,抗战时期创作过《乱世男女》等剧本。抗战以后以讽刺喜剧的创作而著称,其代表作《升官图》在国统区演出时曾轰动一时,建国后著有剧作《大风歌》等。 陈白尘中国剧作家。1908年3月2日生,1994年去世。江苏淮阴人。早年是南国社的重要成员。1929至1932年,先后参加民众剧社、摩登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的组织工作。抗战时期,在重庆、成都等地参加抗战戏剧运动。曾参加上海影人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华剧艺社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四川戏剧音乐学校任教。还任《华西日报》、《华西晚报》、《新民报》副刊主编。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协秘书长、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78年,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生创作剧本50多部。以喜剧和历史剧著称。喜剧代表作是:五幕剧《结婚进行曲》(1942)、三幕剧《升官图》(1945)等。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大风歌》(1981)等。其他代表作有正剧《岁寒图》。 陈白尘 陈白尘1908—Chen Baichen现代剧作家。原名陈增鸿。江苏淮阴人。1908年3月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中学时代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对文学创作发生兴趣。1926年秋,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接受进步思想,参加国民党左派地下组织,致力于进步学生运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愤然退出国民党。同年秋,入上海艺术大学文科学习。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有机会参加田汉编导的一些演出。1929年离开“南国”,与好友在镇江、上海、涟水、淮阴一带组织剧社,推动戏剧运动。1930年曾一度去过日本。陈白尘早年发表的作品主要是小说。1925年3月,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另一世界》发表于《小说世界》。1928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漩涡》。1929年,连续出版了《一个狂浪的女子》、《罪恶之花》、《归来》等三部长篇和中篇《歧路》、短篇集《风雨之夜》。这些小说受到鸳鸯蝴蝶派的一定影响,大多以暴露统治者的罪恶和同情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主题。 ☚ 阳翰笙 李大钊 ☛ 陈白尘 陈白尘1908~中国剧作家、小说家。原名陈增鸿。出生于江苏省清河县城(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商人家庭。中学时代就接受五四新文学影响。1926年,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文科学习。后追随田汉,成为南国社的重要成员。1929—1932年,他流浪各地,曾短期赴日,并与友人组织多种演剧团体。1932~1935年,因宣传抗日而入狱,在狱中,他坚持写作。1935~1937年,滞留上海。1973年抗战爆发后到重庆、成都等地从事戏剧文化活动,组织建立中华剧艺社,四川省立音乐戏剧学校、中央大学任教或兼课。1946年回到上海。1948年参加组织地下的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上海解放后该协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主席。1949年陈白尘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南方第二代表团副团长、上海市文联秘书长等职。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理事、秘书长、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副主编,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 ☚ 老舍 熊佛西 ☛ 陈白尘 陈白尘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生于1908年。原名陈增鸿、陈征鸿,江苏淮阳人。1926年,陈白尘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学习,1927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1928年,又考入南国艺术学院继续学习。此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9年,他与郑君里等人一起组织发起 “摩登社”。1932年,陈白尘出版了他的第 一本长篇小说《漩涡》,同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在淮阴被捕,此后三年在狱中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独幕剧作品,其中短篇小说集有 《曼陀罗集》、《小魏的江山》、《茶叶棒子》等,独幕剧有 《街头夜景》、《父子兄弟》、《虞姬》等。1935年,陈白尘出狱以后,便在上海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从此时至抗战爆发发前夕的戏剧创作主要有《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陈白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 《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抗战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主要有《魔窟》、《大地回春》、《秋收》、《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大渡河》、《岁寒图》、《升官图》等。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陈白尘在上海主要从事电影创作,这期间创作了《幸福狂想曲》、《天官赐福》等电影剧本,同时还参与了电影《乌鸦与麻雀》的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陈白尘曾先后担任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秘书长、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副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等职。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有:电影剧本《宋景诗》、《鲁迅》等,话剧剧本《纸老虎现形记》等,历史剧《大风歌》等。陈白尘几十年来辛勤笔耕,留下了丰厚的戏剧、电影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戏剧、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为陈白尘 ☚ 吴祖光 陈伯吹 ☛ 陈白尘 陈白尘1908—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出生于江苏淮阴。原名陈征鸿、陈增鸿,曾用笔名墨沙、江浩等。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就读于上海文科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受新文学熏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国民党左派地下组织,致力于进步学生活动。1928年10月,陈白尘以“白尘”署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漩涡》出版。次年长篇小说《罪恶之花》、《归来》相继问世。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继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九月被捕,在狱中以陈白尘、墨沙之名先后发表独幕剧《虞姬》、《街头夜景》、《马嵬坡》、多幕剧《除夕》。短篇集《曼陀罗集》、《小魏的江山》、《茶叶棒子》中所收的作品大都写于这一时期。1935年3月出狱后,改写历史剧,抗战前夕发表了著名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抗战开始后,陈白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加领导上海影人剧团和中华剧艺社等戏剧团体,团结了大批导演和演员,在成都和重庆等地演出了许多抗日、进步剧目,受到大后方观众热烈欢迎。其间创作了许多密切配合抗日斗争的剧本《芦沟桥之战》、《魔窟》、《岁寒图》等。1946年8月回上海,参与筹建昆仑影业公司,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与陈鲤庭合写了《幸福狂想曲》。1947年又写了《天官赐福》,集体创作了《乌鸦与麻雀》。1949年至1966年间,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鲁迅传》等。1979年发表了多幕历史剧《大风歌》和同名电影剧本。1980年改编《阿Q正传》为话剧和电影剧本,自选的《陈白尘剧作选》也于同年出版。晚年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所创新,给人以历史的启示和艺术美的感觉,结构完整,言简竟赅,人物刻画颇有深度。 ☚ 李健吾 周立波 ☛ 陈白尘 陈白尘1908~1994现当代剧作家。原名增鸿、征鸿。生于江苏淮阴县一店员家庭。中学时即发表小说。后进入南国艺术学院从事戏剧活动。20世纪3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捕入狱。此时写有抨击黑暗现实的戏剧《街头夜景》、《虞姬》和反映监狱生活的几个短篇小说集。出狱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历史剧《大渡河》,以石达开一生的事迹,展示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及其失败的根源,对当时国统区争取民主的运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抗战爆发后创作了不少讽刺喜剧,其中《乱世男女》描写南京的一群都市渣滓逃往大后方的种种丑态,是当时著名的讽刺作品。但其讽刺艺术成就最高的剧作则是1945年上演的《升官图》,它通过两个强盗在一夜之间当上知县和秘书长的梦境,以荒唐而又真实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官场的肮脏腐败,歌颂了人民群众觉醒后的巨大力量,获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此时期较重要的剧作还有《结婚进行曲》、《岁寒图》等。抗战胜利及新中国成立后,作有《幸福狂想曲》、《乌鸦与麻雀》、《宋景诗》、《鲁迅传》等著名电影剧本和历史剧《大风歌》等。历任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 周立波 吴组缃 ☛ 陈白尘1908~1994Chen Baichencontemporary dramatist,his original name was Chen Zenghong. Works: The Dead End of Shi Dakai,March of Marriage,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