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瘦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瘦竹1909—1990江苏无锡人 陈瘦竹自传 陈瘦竹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下)第259页 陈瘦竹
陈瘦竹 陈瘦竹1909—1990小说家、剧作家。原名定节。江苏无锡人。1928年起发表小说。1929年在武汉大学读书时主编过《武汉文艺》。1933年任国立编译馆编译。此时所写的小说多以农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抗战开始后,去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以后,任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研究。他的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奈何天》《奇女行》《水沫集》,中篇小说《灿烂的火花》《声价》,长篇小说《春雷》,译作有雨果的《欧那尼》、萧伯纳的《康蒂妲》,论著有《易卜生〈玩偶之家〉研究》《论田汉的话剧创作》《现代剧作家散论》等。 ☚ 傅雷 翁偶虹 ☛ 陈瘦竹 陈瘦竹1909.11.24——原名陈定节。曾用名陈泰来。笔名有瘦竹等。江苏无锡人。幼时家境贫寒,从小参加农务劳动。后入锦带高等小学读书。1924年考入无锡县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课余阅读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曾在学生会办的《弘毅》上发表作品。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红豆》等,也在上海《泰东月刊》等报刊上发表。1928年发表中篇小说《灿烂的火花》,笔触开始转向急剧破败的农村,反映广大农民的苦难、挣扎和反抗。1929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中学开除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课余主编《武汉文艺》杂志,并在《真善美》等报刊上发表《大林和小林》等短篇小说。1937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任职,同时继续发表小说作品,并且从事翻译工作。这时期完成了短篇小说集《奈何天》(1939年),以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知识分子的贫困生活为题材,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春雷》(1941年版),反映江南水乡的抗日活动,曾被改编成话剧在重庆上演,作品获得文坛好评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1940年后,他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曾发表戏剧论著数十篇。课余仍从事小说创作,出版有《奇女行》(1942年)、《声价》(1944年)等。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任教,参加学生争取和平民主运动。建国后,在南京大学任教,并参加省市文艺界活动,主要从事文学和戏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学术著述多种。 ☚ 陈慎言 陈蝶仙 ☛ 陈瘦竹戏剧理论家。1909年生,1990年去世。江苏省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9年后在南京大学任教授。出版有《陈瘦竹戏剧论集》共4卷。朱栋霖、周安华编。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4月出版。第1卷:《戏剧基本理论研究》。第2卷:《悲剧与喜剧研究》。第3卷:《外国戏剧研究》。第4卷:《中国现代戏剧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