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延年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延年1898—1927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陈延年1898—1927陈独秀的长子。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917年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对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作用。1920年初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和周恩来、赵世炎等在巴黎创建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6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1923年春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夏回国。10月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并负责广东团的工作。在领导省港大罢工,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参加革命期间,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斗争。1927年4月调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出席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6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7月4日牺牲于上海。 陈延年
陈延年
陈延年1898—1927安徽怀宁人。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总支部负责人之一。次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两广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领导了香港工人大罢工。四一二政变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1927年6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7月4日牺牲于上海龙华。 陈延年 陈延年1898~1927陈独秀长子。与弟乔年自幼随叔祖父生活,1915年和乔年随父到上海,就读于震旦大学,一度信仰无政府主义。1920年2月赴法国留学,结识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等人。1922年6月参加“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长,8月转为中共党员,为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1923年3月离法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次年回国,负责共青团广州区委工作,旋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4年11月参加筹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次年扩组成叶挺独立团。1925年6月与邓中夏、苏兆征等领导省港大罢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做过坚决斗争。1927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旋被捕,牺牲于上海龙华。 ☚ 何世玲 陈乔年 ☛ 陈延年 陈延年1898—1927又名遐延。陈独秀长子。怀宁(今安庆)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15年到上海,曾就读于震旦大学。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与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1923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是中共旅莫支部干事,负责组织工作。1924年回国,历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作过坚决斗争。7月在上海被捕,英勇就义。 ☚ 周志俊 张蕴华 ☛ 陈延年1898—1927安徽怀宁人。早年信仰无政府主义,1919年参加组织“进化社”,主编《进化》杂志。这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参加编辑《工余》。1921年开始抛弃无政府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1922年夏参加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少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任宣传部长,编辑出版《少年》杂志。8月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中共旅欧支部成立,为支部领导成员。1923年赴莫斯科进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不久,参加中共旅俄支部的领导工作。1924年夏回国到广东,先负责团的工作,随后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5年6月参加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这年6月被任命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不久被捕,7月4日在龙华英勇就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