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陆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陆贾西汉初大臣。楚人。有舌辩之才,常使诸侯为说客。早年以门客从刘邦定天下。西汉建立后,两次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说服南越王赵佗臣服汉朝,因功拜太中大夫。曾向刘邦提出用儒学杂以黄老之术治国安邦,认为打天下需要武功,得天下后则应注重文治。鉴于秦亡后国家所面临的残破局面,强调推行“无为”政治,认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主张稳定、安静,有官府而不扰民,如同没设官吏一样。其建议深受刘邦嘉许,对汉初政治曾产生深刻影响。吕后当政时,称病辞官,私下联络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并在公卿大臣间串说,谋画铲除诸吕。文帝时仍任太中大夫,以寿终。著作今存者有《新语》十二篇,中心思想是崇王道,黜霸术。另有《楚汉春秋》,记录楚汉战争,已佚。善赋,《汉书·艺文志》分汉赋为四派,其中一派即以他为首,并著录其赋三篇,今佚。 陆贾 陆贾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曾从刘邦平定天下。因有辩才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 ☚ 师旷之聪 狼藉 ☛ 陆贾 陆贾前240?—前170?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早年从刘邦打天下,常使诸侯为说客,官至太中大夫。有《新语》十二篇,主张治国以儒学为主,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对汉初政治颇有影响。另有赋三篇、《楚汉春秋》九篇,已亡佚。 ☚ 李斯 唐山夫人 ☛ 指鹿为马 ☚ 申鸣 指鹿为马 ☛ 陆贾?—?楚(今湖北、湖南)人。西汉政论家、辞赋家。从刘邦定天下。善于辞令,高祖十一年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说服赵佗称臣,归朝后拜太中大夫。惠帝时,吕后擅权,贾托病去职,奔走于陈平周勃间,促将相团结,出谋划策,铲除诸吕。文帝即位,又以太中大夫出使南越,归而寿终。著有《新语》十二篇。又有《楚汉春秋》九篇,已佚。今有清人辑本一卷。其文、赋已佚。 陆贾 陆贾生卒年不详。西汉政论家、辞赋家。楚人。《史记》、《汉书》有传。楚汉之际归汉,常为刘邦使诸侯为说客。及汉高祖平天下,曾奉命使南越,说赵佗,使之奉汉约束,归根,拜太中大夫。陆贾时时在汉高祖前称说《诗》《书》,高祖骂曰:“乃公以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贾对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遂为汉高祖著书12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陆贾著有《楚汉春秋》9篇(已佚,今所见本不足信);又子部有“《陆贾》二十三篇”,今本《新语》当即此书。《汉书·艺文志》又谓陆贾有赋3篇,与“屈原赋”、“孙卿赋”等并为一大类,惜其作品已佚,无从知其风格。 ☚ 陆冲 陆倕 ☛ 陆贾❶指西汉善辩使臣陆贾。唐许浑《登尉侘楼》诗: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初政论家、思想家。楚人。曾协助刘邦打天下,建立西汉王朝后任太中大夫,是汉高祖重要谋臣。高祖死后,吕后掌权时,他称病免职家居,其间曾为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出谋划策,诛除诸吕。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又出任太中大夫。陆贾常去诸侯国当说客,在高祖和文帝时,先后两次出使南越,成功地说服了赵佗归汉。据《史记》记载,他常向高祖说《诗》、《书》,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郦生陆贾列传》),提倡“行仁义,法先王”,要求统治者“怀仁仗义”,“握道而治”(《新语·道基》)。强调无为政治,“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新语·无为》)。在伦理思想上,陆贾兼综道儒两家,既要道家的“无为”,又要儒家的“仁义”,行“仁义”的表现就是“无为”,反映了西汉初年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和特征。现存著作有《新语》12篇。 陆贾 052 陆贾约前240—约前170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以客从刘邦定天下,善口辩,常使诸侯为说客。汉朝建立后,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招谕赵佗奉汉。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认为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汉初政治产生影响。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认为秦亡是由于虐行则怨积,巩固统治必须提倡道德和教化,把教化和刑罚结合起来使用。高祖崩,吕后执政,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之话说陈平,使陈平与周勃团结,除灭诸吕。文帝时,曾再次出使南越。著有《新语》12篇,大旨崇王道,黜霸术,深受高祖赞赏。又有赋3篇已佚。 ☚ 曹参 刘恒 ☛ 陆贾 032 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常向汉高祖说《诗》、《书》。提出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认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提倡 “行仁义,法先王”。要求统治者 “怀仁仗义”,“推道而治”。力倡儒学,并辅以黄老的 “无为而治”。认为“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主张“制事者,因其则”。反对“淡于所见,甘于所闻”的重古轻今思想。认为自然之天可以认识,世道盛衰,与自然之天无关,故“天道不改,人道易也”。其思想对汉初政治发生了重要影响。 ☚ 韩非 贾谊 ☛ 陆贾著有《新语》十二篇,赋三篇,已亡佚。参见“哲学”中的“陆贾”。 陆贾西汉初年政论家、思想家。楚人。官至太中大夫。常为高祖讲述《诗》、《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强调“制事因其则”,反对重古轻今,坚持“因世而权行”;主张文武并用,怀仁仗义,握道而治。非薄天命思想,批驳怪异邪变之说;认为世道之盛衰,“乃国君所取之”,非天意之所为。承认自然之天可以为人认识。著作有《新语》,另有赋三篇,今已佚。参见“文学”中的“陆贾”。 陆贾 陆贾生卒年不详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有口辩,从刘邦定天下,居左右,常出使诸侯做说客,官至太中大夫。力主提倡儒学,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做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刘邦命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著12篇,刘邦皆称善,称其书为《新语》。今存《新语》为后人所托。陆贾又能赋,有赋3篇,已佚。 ☚ 李斯 公孙宏 ☛ 进呈《新语》 ☚ 谏王逐客 进呈《新语》 ☛ 陆贾 陆贾汉初大臣、政论家、外交家。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常使诸侯。西汉初,奉命出使南越,说服其王尉佗称臣奉汉约,因被拜官太中大夫。他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汉书·陆贾传》)意即用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工具。这些对汉初政治曾发生重要影响。汉高祖让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同上引)。他共撰写了十二篇。史称:“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同上引)。所著书名叫《新语》。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他自度不能争,乃病免,居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及吕后王诸吕,危刘氏,他为丞相陈平计,令其与太尉周勃深结交,做到将相和,并周游汉廷公卿间,对诛灭诸吕,迎立文帝做出很大贡献。孝文帝时,再次出使南越,令尉佗去黄屋称制等天子之仪,以诸侯事汉。后以寿终。所著另有赋三篇,今佚。 ☚ 申屠嘉 朱建 ☛ 陆贾西汉初大臣。楚人。以客从刘邦定天下,善口辩。汉朝建立后,曾使南越招谕赵佗臣属汉朝。因功任太中大夫。吕后掌权时,往来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之间,加强将相团结,以图诛诸吕。文帝时,再次出使南越。有《新语》十二篇,旨在崇王道,黜霸术,今存。另有 《楚汉春秋》,已佚。 陆贾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今江苏徐州)人。曾两度奉使南越,说服赵佗接受南越王封号,臣属于汉。官至太中大夫。曾向刘邦建议: “天下可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力主提倡儒学, 辅以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著有《新语》。又有赋三篇,今佚。 陆贾汉初谋士。楚地人。以客卿从刘邦定天下,常出使诸侯,为说客。曾说服南越王赵佗称臣,归顺汉朝。因功任太中大夫。又遵刘邦之命。著文论述秦亡汉兴及古今帝王成败的道理,共十二篇,名为《新语》。书中提倡道家“无为”学说,对汉初政治产生过重要影响。吕后专权时,为避祸称病家居,不问朝政,暗中建议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交好,联络反吕势力。陈平等采用其策,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文帝。后复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去帝号,称臣为诸侯。著有赋三篇,今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