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陆法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陆法言562~?年

名陆词或作陆慈, 字法言,以字行。魏郡临漳(今属河北省)人,曾官承奉郎。开皇初年, 与刘臻、 萧该、 颜之推等讨论音韵, 评论古今音读之是非, 南北语音之通塞, 融会吕静等六家韵书, 于仁寿元年 (601年) 撰成 《切韵》5卷, 我国音韵学史上划时代的重要著作。

陆法言

陆法言

(562-?年)隋音韵学家。名词(一说名慈),字法言,以字行。临漳(今属河北)人。卒年月不可考。其祖先鲜卑人步陆孤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遂汉化为陆氏。官承奉郎。与刘臻、萧该、颜之推、魏彦渊、卢思道等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编成《切韵》一书。自《切韵》出,诸家韵书遂亡。唐宋韵书,多以此为蓝本。原书早已亡佚。

☚ 郭璞   陆德明 ☛

陆法言公元562——?

名词,亦作慈,世人多称其字。隋魏郡临漳(今河北省临漳县)人。曾官承奉郎,因其父得罪朝廷,坐罪除名。法言少时机敏好学,开皇初(约公元282年)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讨论音韵,评论古今是非、南北通塞,于公元601年编成《切韵》一书。其书体例得当,注意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审音较为精确。故陆氏之书出,六朝诸家韵书渐亡,唐宋韵书也多以此书为蓝本。原书已佚,今存唐写本残卷。

陆法言

147 陆法言

隋音韵学家。名词,字法言,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实为鲜卑人步陆孤氏后裔。约在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刘仪、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澹等学者聚于陆府讨论音韵问题:“论古今是非,南北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开皇二十年(600),他罢官归里,遂根据582年讨论所记,兼取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等诸家韵书及古今字书等为主要依据,撰成《切韵》5卷,求得通用于大江南北的读书音,为唐宋诗韵之始祖。

☚ 顾野王   陆德明 ☛

陆法言

名词(或作慈),以字行。临漳(今属河北)人,官承奉郎。隋音韵学家,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八人共讨音韵,取古今字书,诸家音韵,捃选精切,由陆氏编成《切韵》五卷,为音韵学的重要著作。

陆法言

隋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太子洗马※陆爽之子。少敏慧好学。初,官承奉郎。开皇二十年(600),追坐父事除名。常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探究音韵,详议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博采众记,历二十年之功,于仁寿元年(601),撰成《切韵》5卷,综合古今南北语言,吸收前人韵书之长,奠定汉字音韵学基础。全书久佚。据近几十年发现之数种唐写本韵书考定,《切韵》分193韵:平声54,上声51,去声56,入声32。此书以当时洛阳音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方音。为唐宋韵书始祖,唐孙愐《唐韵》、宋陈彭年《广韵》等皆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成,在我国音韵学上占有一定地位。

陆法言

隋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属河北)人。官承奉郎。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编成《切韵》,以洛阳音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方音。自《切韵》出,六朝诸家韵书渐亡,唐宋韵书多以此为蓝本。

陆法言

名词, 以字行。隋临漳(今属河北)人。官承奉郎。开皇初年,与颜之推、萧该、刘臻、魏渊等人讨论音韵学,商量古今的异同,南北的是非,记录诸人议论的要旨,经多年斟酌,仁寿元年(601)写成《切韵》五卷,这是综合古今南北多种语音、吸收前人韵书所有长处的一部巨著。行世后前人所作韵书陆续亡佚,唐、宋韵书都源出于此而有所因革。是音韵学的奠基之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