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陆探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陆探微(?—485)

南朝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陆绥、陆弘肃父。明帝(465—472 年在位)时常在侍从。画备六法,穷理尽性得其骨,标第一品。善画佛像、人物,帝曾命绘《嵇叔夜像》赐学者伏曼容。兼擅山水草木,以草书体能作一笔画,时皆称绝,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加三国吴曹不兴、南朝梁张僧繇又称“六朝四大家”。作品另有《阿难维摩图》《无量寿佛像》《降灵文殊像》《净名居士像》《摩利支天菩萨》等。

陆探微

陆探微?—约485

南朝宋画家。吴(今江苏吴县)人。擅画肖像、人物,兼工蝉雀、马匹、山水草木。师法顾恺之。明帝时声誉极大,常在侍从,多为宫廷贵族写照,推为最工。与顾恺之、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后人论述他的作品“行笔紧细,笔迹劲利如锥刀焉”,对其人物造型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之评;又因笔势连绵不断,称做“一笔画”;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 顾景秀   陆绥 ☛
陆探微

陆探微?—约485

南朝宋代杰出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善画肖像、人物,兼工蝉雀、马匹,师承顾恺之。他与顾都以肖像画著名,并称“顾陆”。二人加张僧繇,有六朝三杰之称。其画行笔紧细,“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又因笔势连绵不断,勾线如篆文,一袖转折起伏七、八笔,称为“一笔画”。据载,作品有《宋明帝像》、《豫章王像》、《孝武功臣像》、《五岳图》、壁画《七贤与荣启期》等。其子陆绥、陆弘肃俱擅画。

☚ 宗炳   张僧繇 ☛

陆探微

南朝宋画家。生年不详,约公元485年去世。吴(今江苏苏州)人。擅肖像人物,因笔势连绵不断,时称“一笔画”。与顾恺之、曹不兴、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458年作《竟陵王像》。454~464年间作《宋孝武像》、《孝武功臣》。465年前后作《江夏王像》、《太宰像》、《沈庆之像》、《柳元景像》。约471年作《建安山阳王像》、《巴陵王像》。约472年作《刘亮马图》。约474作《宋桂阳王宠姬像》。约476年作《建平王像》。477年作《阮田夫像》。

陆探微

372 陆探微?—约485

南朝宋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明帝(刘彧,465—472在位)时,曾任侍从,师从顾恺之,擅画人物、肖像,兼工蝉雀、兽畜、山水草木以及风俗画等,声名浩大当时,为南齐谢赫所推崇,谢氏赞其“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于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史有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后人论述其画风:笔迹周密,劲利如刀锥;评其人物造型乃“秀骨清像”似觉生动,尝作“一笔画”,线条连绵不断。后人把他同顾恺之并称 “顾陆”,号为“密体”,以别张僧繇、吴道子之“疏体”。其作品流传至唐,不下百件,经五代战乱,大部毁灭不存,到北宋《宣和画谱》载陆氏画迹尚有十余,而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壁画,屡经兵火之劫,更无可觅。至今日,其真迹无存。

☚ 宗炳   谢赫 ☛
陆探微

陆探微Lutanwei? ——约485

南朝宋画家。吴(今江苏)人。擅长人物画,画过帝王和当代功臣、名士肖像,也画风俗画与佛像。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说他的绘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他把草书的体势,运用于绘画,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画法。画人能做到“精利润媚”、“望之神采动人”。创造了“秀骨清象”的独特绘画形象,这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议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这种人物造型在当时蔚成风气,并影响到雕塑创作。可惜,陆探微无作品流存。

☚ 顾恺之   张僧繇 ☛

陆探微

南朝宋杰出书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明帝时为侍从。工画人物,笔迹劲利, 尤擅肖像。创“一笔画”,笔势连绵不断。画学顾恺之,成就很高, 并称“顾陆”。

陆探微?—约485

南朝宋画家。吴(江苏苏州)人。师法东晋顾恺之。善画人物,尤擅肖像。笔迹劲利如锥刀刻划,秀骨清像,颇为生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