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陆lù

陆地,高而平的地方。《卫风·考槃》三章:“考槃在陆,硕人之轴。”朱熹《集传》:“高平曰陆。轴,盘桓不行之意。”《豳风·九罭》三章:“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朱熹《集传》:“遵,循也。高平曰陆。不复,言将留相王室而不复来东也。”王先谦《集疏》: “《韩说》曰: 高平无水曰陆。”

☚ 迟迟   阿 ☛

读音l·iu(ˋ),为iu韵目,属ou—iu韵部。力竹切,入,屋韵。
❶数目字“六”的大写。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l·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力竹切,入,屋韵。
❶陆地;高平之地。
❷陆路。
❸大土山。
❹高。《广韵》:“陆,高也。”
❺跳;跳跃。
❻西汉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之东。
❼姓。

上一条: 下一条:

〔liu〕zhaot: ~佰斤。zhaotbeatgangb.


〔lu〕 jib bul.
陆地 〔lu di〕 jib bul.
陆军 〔lu jun〕 lux jind.
陆路 〔lu lu〕 ned goud bul.
陆陆续续 〔lu lu xu xu〕 jidhliad jid hlieut.

ㄌㄨˋ;ㄌㄧㄡˋlù; liù2982坑。徽语。安徽绩溪〖〗。挖个~一葬挖个炕葬起来。把穿起来或戴起来的东西拖下来。冀鲁官话。山东。《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晁无晏)一边就摘了帽子,~了网子,脱了布衫子。」

陆陸liù

数字“六”的大写。
另见515页lù。


陆陸lù

❶陆地;陆路
 △ 登~|内~|水~并进。
❷姓。
另见509页liù。

陆陸

❶高出水面的土地:~地︱~路︱~军︱~沉︱内~︱大~︱登~︱着(zhuo)~︱水~。
❷旱道:水~并进。
○~续(先后相续不断)︱~离(形容色彩繁杂)︱光怪~离︱斑驳(bo)~离。

陆liù

数目字“六”的大写。
另见323页lù。


陆lù

❶ 陆地:大陆│登陆│水陆并进。
❷ 姓。
另见320页liù。

陆lù

高平之地,陆地。《周易·渐》:“鸿渐于陆。”指与水域相对的旱处。《周礼·考工记》:“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沇溶淫鬻,散涣夷陆。”

陆lu

陆沉 陆稻 陆地 陆风 陆龟 陆架 陆军 陆离1 陆路 陆桥 陆续 陆运 大陆 登陆 内陆 水陆 着(zhuo)陆 大陆架 大陆坡 内陆河 内陆湖 软着陆 新大陆 陆离斑驳 光怪陆离 欧亚大陆

陆(一)lù (二)liù

【辨形】 左是阝,不是卩。7画。形声。
【辨义】陆(一)lù
❶陆地:陆沉|陆稻|陆风|陆架|陆军|陆路|陆棚|陆坡|陆桥|陆禽|陆运|陆半球|大陆|登陆|内陆|水陆|着(zhuó)陆|大陆架|水陆毕陈|次大陆|软着陆。
❷ 姓。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陆续〕副词,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陆陆续续。
(二)liù 六的大写。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不同: 陆(一)lù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并作名词性、形容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liù作数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 陆(一)lù表示事物名称、状态、频率,并用于姓氏;(二)liù表示数目。
三、使用频度不同:陆(一)lù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liù单义项,只用于六的大写。

陆lù

指陆地出产的食品:里面不过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六三·1489)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丘阜 > 陸2
2  lù

亦稱“陵”、“阿”。大土山。《詩·衛風·考槃》:“考槃在陸,碩人之軸。”孔穎達疏:“陸與阜類。”又,《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又,《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毛傳:“大陵曰阿。”《爾雅·釋地》:“大阜曰陵。”漢·劉向《九歎·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王逸注:“大阜曰陸。”參閲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十。

地、陆、壤;空、天

○地dì

(名)地球;地壳:天寒~冻|天昏~暗|天经~义|天罗~网|天南~北|天造~设|天诛~灭|上天无路,入~无门。

○陆lù

(名)陆地:大~|登~|~路交通|~海空三军。

○壤rǎng

(名)地:天~之别 |霄~之别|沃~。

●空kōng

(名)天空:~军|~间|晴~|高~|上~|太~|碧~|星~|领~|~中楼阁|~中走廊|万里长~|天马行~|烈日当~|对~射击。

●天tiān

(名)天空:~差地远|~悬地隔|~荒地老|~长地久|~崩地裂|~翻地覆|~高地厚|~旋地转|~上阴云密布|人造卫星上~了 |冰~雪地|开~辟地|战~斗地|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


海;陆

○海hǎi

(名)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洋|~军|~域|~水|~湾|~阔天空|山呼~啸|~底捞月 |沧~桑田|排山倒~|石沉大~|百川归~|八仙过~|情深似~|~水不可斗量|~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陆lù

(名)陆地:~路|~军|~运| 内~|登~|软着~|海~空|祖国大~| 内~平原|水~联运|水~具陈|神州~沉。

火←→水huǒ ← → shuǐ

火: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水:无味、无色、无臭的液体,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例】徐国梁没好气地说:“远水不救近火! ——我们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任务! ”(孙谦:《南山的灯》)


湖←→海hú ← → hǎi

湖: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海: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
【例】 这三个人,同了大鼻子金大刀,小眼儿窦云先,从前在淮南一带,以至三江两浙江河湖海里面,劫掠客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陆lù

〖名词〗
指陆路。与“水路”相对(1)。《送天台陈庭学序》: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陆路有剑阁栈道的危险,水路有瞿唐峡、滟滪堆的忧患。

陆陸lù

❶ 陆地。左思《吴都赋》:“水浮~行。”周敦颐《爱莲说》:“水~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多。)
❷ 大土山。《楚辞·九叹·忧苦》:“巡~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夷:平地。曲衍:沼泽。)
❸ 道路。王粲《登楼赋》:“背坟衍之广~兮,临皋隰之沃流。”
❹ 跳跃。《庄子·马蹄》:“龁草饮水,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龁hé:咬。)韩愈《画记》:“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者。”

*

C2BD
(一)lu❶陆地:大~/水~并进/登~。
❷<文>巡~夷之曲衍兮(《楚辞》)。
❸<文>跳跃:龁草饮水,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庄子》)。
❹<文>高(见《广韵》)。
❺姓。
(二)liu 数目字“六”的大写:~元整。

土山

土山

阜(阜丘;土阜;山阜;邱阜;丘阜) 屯 堆
黄土山:黄陆 黄山
为攻城而堆积的土山:
有石的土山:崔嵬
大土山:陵(陵丘) 陆 墟 大丘
高的土山:高阜
尖削的高丘:椒丘

☚ 石山   山丘 ☛

各处的路

各处的路

陆上通道:陆(陆衢)
陆上的道路:陆道
陆地通行的道路:陆路 路塗 陆程 旱路 旱道
宫中的路:阃(阃术) 壸
云中的路:雾术 云衢 霄路
天上的路:天路
上天的通途:霄衢
上天或升仙之路:云路 云途 云塗 霞路 霄路
升天或升仙之路:霞梯
乡间的路:村路
郊野的道路:郊路
野外的通路:野途 野涂
村野间道路:野路
京城郊野的道路:紫陌
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绮陌
竹林中的路:篁路
山野的道路:野程
沟上的路:
门前的路:门衢
当门的小路:门(门庭;门户;门道;门儿;门径)
迎着大门的道路:门隧
水中的路:遂 水道
水道和陆路:水陆

☚ 路的各部   各种用途的路 ☛

跳跃

跳跃

跳(跳趫;跳荡;跳迸;跳越;跳踉;跳跶;跳蹦;跳挞;踉跳;踣跳;距跳;迸跳;駶跳;飞跳) 跃(跃跳;跃掷;跃越;跷跃;蹶跃;駶跃;迸跃;超跃;淰跃) 踯(怒则奋~) 踔 踊(踊跃;踊跳;踊距;距踊;躃踊;踘踊;竦踊) 踛 躩(躩跃) 蹦(蹦跳;蹦跶) 跖 透(透掷) 讪 腾(腾跃;腾踊;腾凌;腾距;浮腾;趫腾;踯腾;超腾) 纵 陆 蓦超足 超逾 超逾 蹿跶 踃馺 踔跃 距趯 逾趯 颠掷 耸擢 超距 超越
双脚并拢着跳:
举足跳跃:翘踛 翘陆
赤脚跳跃:腾跣 跣跳
拍手跳跃:抃跃 抃踊
上下跳跃:跳掷 跳踯
如雀之跳跃:雀跃 雀步 雀踊 鹘厉(喜者~)
 感激雀跃:感跃
 欢欣雀跃:雀忭
 喜悦得像鸟雀那样跳跃:欣喜雀跃 雀跃欢欣
像鱼一样跳跃:鱼跃
踩踏跳跃:蹈跃
 蹬踢跳跃:踯踏
惊惶跳跃:惊跃
惊忧跳跃:踊骇
 受惊而跳跃:惊跇 惊跳 惊透 
因震慑而跳跃:詟跖
在空中跳跃:踔虚
腾空跳跃:腾踯 跳空
跨腾跳跃:跨跃
奔驰跳跃:驰掷
翻动跳跃:簸腾
翻飞跳跃:翻跃
欢悦跳跃:欢跃 悚跃 欣跃 悚踊 豁虎跳
 欢庆而跳跃:庆跃
跳跃的样子:跃跃 趯趯 趯然 踢跳 踢跶 踸踔
跳跃奔走的样子:陆梁
(跳动腾跃:跳跃)

☚ 跳过   腾跃 ☛

地 坤(坤地;~为地) 壤(天~)矩(大矩) 成物 大阴 黄黄
地的代称:坤舆
地的别称:柔只 泰宁
地的美称:坤灵 金地
除海洋外的地:陆(陆地;陆土;大陆;水~) 旱(~路;~地;~獭)
陆路,陆地:陆径
大陆延伸到海洋的缓域:陆架(大陆架)
邻近海洋边缘的陆地:海岸 瀛壖
崎岖不平的陆地:险陆
江河湖海里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陆地:沙洲 砾洲
对水中沙洲的美称:灵洲
小沙洲:沙渚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
各大洲的简称:亚(~洲;南~) 美(南~) 欧(~式) 非(北~)澳
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的陆地:海角
地的下面:地下
地下深处:幽壤
地的脉理:

另见:土 石 土地 田地 地上 地面︱天

☚ 地   地面 ☛

陆陸lù

力竹切,入屋。
❶陆地;大陆。《庄子·天运》:“水行莫如用舟,而~行莫如用车。”
❷陆路,道路。张衡《西京赋》:“复~重阁,转石成雷。”
❸跳跃。《庄子·马蹄》:“龁草饮水,翘足而~。”

陆陸

(一) lu❶陆地。如:大陆,登陆战。
❷姓。(二) liu“六”的大写。

陆(陸)liù

 (六的大写) six (used for the numeral 六 on cheques, 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另见 see also lù。


陆(陸)lù

❶ (陆地) land: 大 ~ continent; mainland; 水 ~ 交通 land and water communications
❷ (姓氏) a surname: ~ 游 Lu You
另见 see also liù。
◆陆半球 {地理} the continental hemisphere; the land hemisphere; 陆标 {航空} landmark; 陆稻 (旱稻) upland rice; dry rice; 陆地 dry land; land; terrace; earth; terrestrial; shore; 陆龟 {脊椎} Testudo elongata; tortoise; 陆海空三军 the army, navy and air force; 陆架 continental shelf; 陆军 army; ground force; land force; 陆离 weirdly colourful; 陆连岛 land-tied island; tombolo; 陆龙卷(风) {气} landspout; twister; tornado; 陆路 land route; 陆棚 {地质} shelf; 陆上 land; 陆生动物 terrestrial animal; 陆台 platform; {地质} table; continental block; 陆相 land facies; continental facies; 陆续 one after another; in succession; 陆运 transport by car or train; land transportation; land carriage; carriage by land; 陆战 {军} land battle

陆lu

six (used for the numeral six on cheques,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陆lù

海潘江

❷ 潘江海|水毕陈

❸ 斑驳离|光彩离|光怪离|神光离|神州

陆陸

(7画)
❶liù
❷lù

【提示】阝,2画,起笔是横撇弯钩; 旧字形3画,起笔是横撇。击,上横短,下横长,不要写成上长下短。

*陆(陸)liù

7画 阜部 数字“六”的大写。
 另见lù(256页)。


*陆(陸)lù

7画 阜部 
(1) 高出水面的土地: ~地|~路|大~|登~|水~兼程。
(2) 姓。
 另见liù(251页)。

陆陸lù

甲骨文从左耳刀(阜),从两(lù,《说文》说象土块或菌状)。两个表示多,阜表示高。《说文》说是“高平地”。后来水陆常对说。《说文》籀文从阜从三“”。 春秋金文右下角有加土字的。小篆还有“坴“字。音义同陆。唐代以来草书字形有和“陆”接近的。近代楷化作“陆”,现作规范字。见《总表》。现代汉语多用于陆地,指高出水面的土地。如:登陆|陆路|陆军。引申义和“(许多土块)”音义通。组词如:陆续(接连不断义)。

陆陸★繁◎常★常


陸,形声,从阜,坴(lù)声,本义读lù,高而平的土地,引申为陆地、陆路等;又读liù,数目“六”的大写。清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陆”,据草书楷化。

陸;隶lù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阜,坴(lù)声。“坴”表示土块大的样子,兼表意的作用。
【释义】《说文》:“高平地。”本义为高平之地,即陆地。[陆沉]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现多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陆离]双声连绵词,色彩繁杂,成语有[光怪陆离]。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is related to阜(fù,mound)in meaning and sounds like the pronunciation of坴(lù).
【original meaning】High and flat land area.

〈动〉借作“撸”或“捋”。用手握住物体,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
《醒》三二: 一边就摘了帽子,~了网子,脱了布衫子。
<异>。《聊·快曲》四:“有糜二爷射吊了的那个贼耳,拿来烧烧,每人嚼他一口,出出恶气。”都拍手说:“妙,妙!”即时从箭上下来,争着烧。
<方>今山东滨州、新泰、济宁、枣庄、牟平话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