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工业性企业成本核算体制附属企业成本核算职责的划分。附属企业的成本核算体制,要与生产管理体制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相适应。附属企业一般实行厂(站)部、车间 (队)、班组三级生产管理,厂(站)部、车间(队)两级成本核算。厂(站)部核算综合的工厂成本,车间(队)核算本身发生的直接成本。 实行两级成本核算,车间(队)的成本核算是厂(站)部成本核算的基础。车间在核算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其他车间提供的半成品时,可按计划价格计入本车间的生产成本。车间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具备条件的可由车间核算。这样,车间成本一般是不完全成本。在车间核算的车间成本的基础上,由厂(站)部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和半成品成本差异,再按一定的标准在产品(作业)之间分配由厂部集中核算的管理费用,就是产品作业的工厂成本。 附属企业的产品(作业)成本,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有利于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作(业)成本,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促使企业和车间(队)注意节约,减少消耗,降低成本。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的体制,适用于生产比较复杂,规模较大而又设有车间的附属企业。 有的附属企业,车间(队)不直接计算成本,而由车间(队)的业务人员提供核算资料,由厂(站)部统一核算产品(作业)成本。这种体制一般适用于生产较为简单,规模较小的附属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