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鲁浑萨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鲁浑萨里1245—1307元代畏兀儿人,为佛学大师乞台萨里之子。至元十二年(1275),随父迁居大都(今北京),从师于国师八思巴。精通经律,善解各国语言。经史百家、阴阳历数,无所不通。历任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等职,后升为中书平章政事。劝忽必烈设集贤馆、国子监,兴起教学风气。 阿鲁浑萨里 阿鲁浑萨里1244—1307元代学者、翻译家。畏兀儿(维吾尔)族人。其父乞台萨里精通佛家,曾任释教都总统,官拜正议大夫。阿鲁浑萨里得以随父由出生地西域迁居大都(今北京)。阿鲁浑萨里自幼聪敏,在京又有缘拜元朝国师*八思巴(1235—1280)为师,兼通蒙、藏、汉多种语言。元世祖忽必烈惊其才华,命他深入研习汉族文化,因而“经、史、百家及阴阳、历数、图纬、方技之说皆通习之”(《元史》卷130),成为一代大学者。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受封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曾向皇帝建议用儒学治天下,办“国子监”以培养人才。至元二十四年(1287)春,升为尚书右丞,拜平章政事。 ☚ 贾玛尔·卡尔希 萧㪺 ☛ 阿鲁浑萨里 阿鲁浑萨里1244—1307元代学者、翻译家。畏兀儿(维吾尔)族人。其父乞台萨里精通佛家,曾任释教都总统,官拜正议大夫。阿鲁浑萨里得以随父由出生地西域迁居大都(今北京)。阿鲁浑萨里自幼聪敏,在京又有缘拜元朝国师*八思巴(1235—1280)为师,兼通蒙、藏、汉多种语言。元世祖忽必烈惊其才华,命他深入研习汉族文化,因而“经、史、百家及阴阳、历数、图纬、方技之说皆通习之”(《元史》卷130),成为一代大学者。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受封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曾向皇帝建议用儒学治天下,办“国子监”以培养人才。至元二十四年(1287)春,升为尚书右丞,拜平章政事。 ☚ 贾玛尔·卡尔希 萧㪺 ☛ 阿鲁浑萨里 阿鲁浑萨里公元1245—1307年又译为阿鲁浑撒里、阿剌浑萨里、阿里浑萨里,为畏兀儿人,为佛学大师乞台萨理之子。乞台萨理汉名为万全,于是子孙都以“全”字为姓。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其父乞台萨理被召入朝,任佛教都总统、同知总制院事。阿鲁浑萨理随父亲迁居大都,为国师八思巴的得意高徒,精通经律,善解各国语言。忽必烈又让他学习汉文,于是经史百家、阴阳历数,无所不通。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任职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劝元世祖忽必烈招致隐士,任用儒生,于是元世祖专设集贤馆,即命他为集贤馆学士,兼任太史院事。贤能之士,纷纷应召,他都盛情相待。又劝元世祖设立国子监,多置博士弟子,兴起教学风气。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升官为中书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病死,追封为赵国公。 ☚ 塔塔统阿 小云石脱忽邻 ☛ 阿鲁浑萨里 阿鲁浑萨里元代维吾尔有名医药学者,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人。生于1244年,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于大都,享年63岁。自幼聪慧,天资过人,曾受业于国师恩巴,尽通其学,而且懂得多种语言。元世祖听说他很有才华,又让他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汉民族文化,“于是经,史,百家及阴阳,历数,图纬,方枝之说皆通习之。”使之成为一代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子男三:岳柱、久著、实柱。孙男三:普达、答里麻、安僧。 ☚ 安藏 岳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