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弥陀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佛教净土宗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梵文Amitābha。意译“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传说念佛人常念其名号,临终时佛即出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汉族宗教传说。流传于湖北九宫山一带。相传有个名叫阿弥的人,在九宫山下一个员外家打长工。他为人老实,遇事肯下力,吃得亏,有一副菩萨心肠。一次,员外家来了一个叫化子,这人又驼背又拐脚,身上流脓血。他要员外派人背他上九宫山,员外派了十几个人都不肯背,只有阿弥二话没说,背起就走了。来到云关,阿弥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休息时睡着了。待他醒来,自己已离开了凡间。那个叫化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特意下凡招阿弥上天成仙的。从此,人们把阿弥在上面睡过觉的那块石头,称之为“仙人床”。员外为了让阿弥给他降一点福气,便派石匠在石床那里凿一块石匾,本意是想写“阿弥托福”四字,结果石匠却错刻成“阿弥陀佛”了。 ☚ 巡爷殿 和合二仙传友情 ☛ 阿弥陀佛 是中国佛教净土宗主要尊敬之佛。净土宗说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的信徒去“西方净土”,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此外,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是:①无量寿佛;②无量光佛;③无边光佛;④无碍光佛;⑤无对光佛;⑥焰王光佛;⑦清净光佛;⑧欢喜光佛;⑨智慧光佛;⑩不断光佛;(11)难思光佛;(12)无称光佛;(13)超日月光佛。 阿弥陀佛 《太平广记》 卷一——引 《法苑珠林》: 杜智楷,曹州离狐人。少好释典,不仕不娶,被僧衣,隐居太山,以读诵为事。唐贞观二十一年,于山中还,忽患疾垂死,以袈裟覆体,昏然如梦。见老母及美女十数屡来相扰,智楷端然不动。渐相逼斥,并云: “舆智楷掷置北涧里。” 遂总近前,同执捉,有揽著袈裟者。忽齐声念佛,却后忏悔,请为造阿弥陀佛,诵观音菩萨三十余遍。少间,遂觉体上大汗,即愈。离狐,今济阴也。 《太平广记》 卷一——引《广异记》: 唐圣善寺僧道宪,俗姓元氏。开元中,住持于江州大云寺,法侣称之。时刺史元某,欲画观世音七铺,以宪练行,委之勾当。宪令画工持斋洁己,诸彩色悉以乳头香代胶,备极清净。元深嘉之。事毕,往预宁斫排,造文殊堂。排成将还,忽然堕水,江流湍急,同侣求拯无由。宪堕水之际,便思念观世音。见水底有异光,久而视之,见所画七菩萨,立在左右,谓宪曰:“尔但念南无菩萨。”宪行李如昼。犹知在水底,惧未免死,乃思计云: 念阿弥陀佛。又念阿弥佛,其七菩萨并来捧足,将至水上,衣服无所污染,与排相随,俱行四十余里。宪天宝初灭度,今江州大云寺七菩萨见在,兼画落水事云耳。 《太平广记》 卷四七○引 《宣室志》: 宣城郡当涂民,有刘成者、李晖者,俱不识农事。尝用巨舫载鱼蟹,鬻于吴越间。唐天宝十三年春三月,皆自新安江载往丹阳郡。行至下查浦,去宣城四十里,会天暮,泊舟,二人俱登陆。时李晖往浦岸村舍中,独刘成在江上。四顾云岛,閴无人迹,忽闻舫中有连呼阿弥陀佛者,声甚厉。成惊而视之,见一大鱼自舫中振须摇首,人声而呼阿弥陀佛焉。成且惧且悚,毛发尽劲,即匿身芦中以伺之。俄而舫中万鱼,俱跳跃呼佛,声动地。成大恐,遽登舫,尽投群鱼于江中。有顷而李晖至,成具以告晖,晖怒曰:“竖子安得为妖妄乎?”唾而骂言且久。成无以自白,即用衣资酬其直。既而余百钱,易获草十余束,致于岸。明日,迁于舫中,忽觉重不可举,解而视之,得缗十五千,签题云: “归汝鱼直。” 成益奇之。是日,于瓜洲会群僧食,并以缗施焉。时有万庄者,自泾阳令退居瓜洲,备得其事,传于纪述。 《太平广记》 卷二八九引 《北梦琐言》: 遂州巡属村民,姓于,号世尊者,与一女,皆逆知人之吉凶,数州敬奉,舍财山积。錾凿崖壁,列为佛像,所费莫知纪极。节度许公存,以其妖妄,召至府衙,俾其射覆。不中,乃械而杀之,一无神变。于其所居,得五色文麻絙,以牛载仅百驮,钱帛即可知也。每夜会,自作阿弥陀佛,宫殿池沼,一如西方。男女俱集,念佛而已。斯亦下愚之流,岂术神耶,将有物凭之耶?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七八: 按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尼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㤭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 薄拘罗, 阿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闻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 波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干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清嘉录》 卷一—“十一月·弥陀生日”条: (十一月) 十七日,相传为弥陀佛降生东土。农人候风占米价,若吹东南风,主米贵; 西北风,主米贱。谚云: “风吹弥陀面,有米弗肯贱;风吹弥陀背,无米弗肯贵。” 《中国神明概论》 第六章: 无论大街小巷,亦或穷乡僻路,都会发现 “阿弥陀佛” 的铅板标记,钉于电线杆或树干上。俗云: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可见弥陀佛在民间祀拜是非常普遍。辜伟甫先生说: “佛教信仰上,祀观音是修现世,祀阿弥陀佛是修来世。” [案] 阿弥陀,古梵语之音译,意译为无量寿。佛教称其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谓念其名号,即能往生净土。据《广记》诸条,自唐时,“阿弥陀佛”与“观音”为奉佛者所最常诵。近世“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习有由来矣。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佛名。佛教所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据说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小无量寿经》等称西方阿弥陀极乐净土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即可往该处。故佛教僧众多口称“阿弥陀佛”。此外,他还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有十三个名号。第五十七回: “只见那募缘来的长老已到西门庆门首了,高声叫: ‘阿弥陀佛!’” ☚ 募缘 活佛 ☛ ![]() ![]() ![]() ![]() 阿弥陀佛ēmítuófó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诵语,表示祈求或感谢神灵的保佑。 阿弥陀佛ēmítuófó〈名〉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佛,信佛的人口念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 阿弥陀佛佛名,意为“无量光”、“无量寿”,密教称甘露王。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据《无量寿经》,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有国王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曾发下四十八条度生大愿。成佛后号阿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有十三个名号,即: 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明光佛。在佛寺大殿中,常与释迦、药师二佛并坐,为常见的三尊佛像。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❶梵文Amitabha的音译,意为无量,又译作无量寿佛,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甄宝玉)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二·41)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神佛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ēmítuófó 梵語。佛名。省稱“彌陀”。淨土宗的主要崇拜對象。密宗謂有無量壽、無量光、甘露王三名,分别爲其法身、報身、應身的稱號;顯宗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佛經載,法藏比丘發大誓願,其第十八願說,他成佛後,凡信仰並稱念其名號者,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藏證道後即爲此佛,在淨土中教化衆生,並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我國崇拜此佛始於東漢末,於唐代始盛,形成淨土宗。《般舟三昧經·行品》:“若沙門、白衣所聞西方阿彌陀佛刹,當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词句 词句文章的词句形式:文辞 ☚ 文句 诗句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民间所敬之神。佛教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古梵语音译为阿弥陀佛,意译即为无量寿佛。念其名号,即能往生净土,故中土民间念佛号者,多念“阿弥陀佛”。 ☚ 布袋和尚 无量寿佛 ☛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的音译,意为“无量寿佛”。佛教称其为“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净土宗主要信仰对象。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gracious (/merciful)Buddha; gracious Heaven; may Buddha preserve us 阿弥陀佛e mi tuo fo【佛教】Amitabha Buddha (who presides over the Western Paradise and whose name is used as an incantation repeated by the faithful) 阿弥陀佛Amitabha;Amida Buddha 阿弥陀佛(见“佛教”)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大乘佛教的佛名。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为净土宗主要信仰的对象。May Buddha preserve us. gracious Heaven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解义】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佛家语。“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尊号。梵语。义译为无量,因又称无量寿佛。多作口头诵念的佛号,用为祈祷和感念。唐·释玄应《玄应音义》:“阿弥陀译云无量。”《阿弥陀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 阿弥陀佛ēmítuófó梵语音译。阿:意译无。弥陀:意译量。意译即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教主。常用于口头诵念,表示祈祷或感谢佛佑之意,有时也表示叹息。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❶ 梵语。佛教中最著名的佛。意为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念佛者口头诵念此佛号,有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保佑等意思。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解义】 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阿弥陀佛e mi tuo fo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量清净佛”。佛经认为常念他的名号,深信不疑,即能前往生他的净土。故念佛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也泛用于表达赞叹、应付、谴责等态度。现作为感叹用语,含有“谢天谢地”、“万幸”等意思。 555R【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阿弥陀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无量。《阿弥陀经》说:念此佛名号,将来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后世“念经”常呼此佛名号,意在祈祷神灵或规劝人们行善。 阿弥陀佛ēmítuófó〔偏正〕 梵语“阿弥陀婆佛陀”的省略音译。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即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念佛者口诵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之意。《红楼梦》77回:“~! 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静些。” 阿弥陀佛ē mí tuō fó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意译为“无量佛”、“无量光”,大乘佛教的佛名。常用以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