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布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布思Ābùsī唐代回纥族姓氏。《新唐书》有载。回纥九姓之一有思结,其别部称“阿布思”。族人或以部族为氏,其酋长太宗封刺史。唐有阿布思·颉利发。 阿布思Ēbùsī《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唐有阿布思·颉利发。” 未详其源。 阿布思?—753原为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后被东突厥汗国任命为西部的叶护。东突厥灭亡后,归附唐朝。天宝八年(749)随唐将西征吐蕃,因功升为朔方军节度副使。因与安禄山不和,受其迫害,被迫叛唐。十二年(753)被杀。 阿布思 阿布思?—公元753年原为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臣属于东突厥汗国,人口众多,力量强大,所以东突厥乌苏米施可汗统治时,任命他为西部的叶护,地位仅次于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纥和葛逻禄的联兵攻杀后,他率部投奔唐朝,唐玄宗册封他为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将其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河南之地(今宁夏和陕西省北部的河套以内地区)。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跟随大将哥舒翰西征吐蕃,攻取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因功升官为朔方军节度副使。与安禄山不和,唐玄宗听取安禄山的意见,要他率领部落迁至安禄山管区之内的幽州,他不服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安禄山东征契丹,有意请求朝廷调他为副,意欲暗害他,他被迫叛唐北归,蒙古高原已是回纥汗国领土,他被回纥击败,准备西投葛逻禄,又被安禄山派兵追杀,损失惨重。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唐朝的北庭都护程千里命令葛逻禄首领交出阿布思和妻子,押回长安,阿布思被杀,妻子沦为歌奴。 ☚ 同罗 斯结 ☛ 阿布思?—754唐代铁勒族同罗部首领。原臣服于西突厥,任西部叶护。开元三年(715)与后突厥首领默啜战于碛北,溃。天宝元年(742)率众附唐。玄宗封其为奉信王,赐姓名李献忠。八年(720)率部从哥舒翰伐吐蕃,夺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官至朔方节度副使。十一年(752)因与安禄山有隙,不从调遣讨契丹,遁漠北,败于回纥,西奔葛罗禄,为葛罗禄首领顿毗伽叶护所执,连同妻子、部众数千人送北庭都护程千里。十三年(754)解送长安,被斩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