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巴索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阿巴索夫
阿巴索夫1922——1949全名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新疆阿圖什人,1922年生。維吾爾族。幼年在家鄉上學。1936年考入烏魯木齊第一中學。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加入反帝會。1939年升入新疆學院附屬高中班。不久,被送往沙灣,充任該縣小學教員。1942年到伊寧,先後擔任伊寧女子中學教員,伊犁區教育局督學,伊犁專員公署翻譯等職。1944年秋,擔任三區革命政府内政部長、宣傳部長,並組織和領導革命青年團。1946年7月1日,新疆民主聯合政府成立,任民主聯合政府副秘書長; 同年11月,與阿合買提江等赴南京參加制憲國民代表大會。回烏魯木齊後,將革命青年團與新疆共產主義者同盟合併改組,成立新疆民主革命黨,並當選爲主席。1949年9月,與阿合買提江等人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途因飛機失事遇難。年27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爲革命烈士。 阿巴索夫1921—1949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曾就读于省立一中、新疆学院。受迫害被迫中止学业。1944年参加三区革命。任临时政府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民族军政治部主任等。1946年4月,成立人民革命党。任省联合政府委员兼副秘书长期间,赴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与中共董必武取得联系,带回中共报务员彭国安。1947年2月,将人民革命党与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合并为民主革命党,任主席。后并入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任中央委员兼新闻处长。1949年8月,假道苏联赴北平参加政协会议,飞机失事而殉难,遗体葬伊宁市烈士陵园。 阿巴索夫1921—1949全名“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新疆阿图什人。维吾尔族。1939年在新疆学院附属中学读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40年因其父被捕,被军阀盛世才以“叛逆眷属”送往沙湾,任小学教师。1944年参加三区革命, 率游击队攻打伊宁。历任三区革命政府内政部长、宣传部长。1945年10月作为三区革命政府代表与国民党新疆省政府谈判。1946年7月任新疆省联合政府副秘书长。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联系,领导和团结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地下革命组织。任新疆民主革命党主席。1949年9月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阿巴索夫 阿巴索夫公元1921—1949年全名为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维吾尔族,阿图什人,三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1938年,就读于新疆学院,受到中共党员林基路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被军阀盛世才以“叛逆子女”的罪名流放沙湾县,充当小学教员。1942年至伊宁,先后任职为中学教员和翻译。1944年4月发起成立“解放组织”,建立秘密武装游击队。11月7日发动起义,迅速攻克伊宁市及其周围要地,12日建立革命临时政府,担任政府委员兼内政部长、宣传部长。积极团结同志,与内部封建宗教上层、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分子积极开展斗争,逐渐使三区革命运动走上正轨。1945年4月8日,民族军建立,他担任政治部主任、南线作战总指挥,率兵攻占拜城和温宿等县。1946年4月,三区人民革命党成立,他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6年6月6日,三区革命政府与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省政府和谈成功,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他担任省府副秘书长。12月,利用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之机,在南京会见中共中央领导人之一董必武,汇报三区革命情况,要求中共中央加强对三区革命的领导。1947年2月,人民革命党改建为新疆民主革命党,他担任主席。新疆省联合政府解体后,他返回伊宁。参与组织和筹建“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担任中央委员兼情报处长。1949年8月22日,三区革命政府应中共中央的邀请,选派他与另外四人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准备共商建国大计,不幸在苏联境内因飞机失事而牺牲。 ☚ 阿合买提江 伊敏诺夫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