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史那都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史那都支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唐龙朔二年(662),阿史那弥射被唐将苏海政枉杀后,属部反唐,他乘机自立为可汗,统管五咄陆部。乾封二年(667),五弩失部反唐,他与其首领勾结,与吐蕃联络,对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构成巨大威胁。仪凤四年(679),被裴行俭擒送长安。 阿史那都支 阿史那都支? —679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本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苏海政诛弥射,众心不服,因与李遮匐等叛唐,自立为十姓可汗,附于吐蕃。是岁犯庭州,杀刺史来济,唐欲以恩结之。咸亨二年(671),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然犹窥视安西。调露元年(679),裴行俭假护送波斯王子泥涅师返国之名,至西州,召四镇诸胡,倍道兼行,逼都支部落。都支出迎,擒之。 ☚ 阿史那仆罗 阙啜忠节 ☛ 阿史那都支 阿史那都支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曾任西突厥某属国的监护使吐屯。西突厥汗国灭亡后,在兴昔亡可汗、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的牙帐中担任衙官。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阿史那弥射被唐朝大将、𫘊海道行军大总管苏海政枉杀后,属部聚众反唐,他乘机自立为可汗,统率阿史那弥射所押领的五咄陆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继往绝可汗、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死,五弩失毕部首领李遮匐也自立为可汗,聚众反唐,他与李遮匐互相勾结,与吐蕃联络,对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形成了巨大威胁。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裴行俭以册立波斯王泥涅师,送其回国为名,突然兵至阿史那都支牙帐。因而被擒送长安。 ☚ 阿史那步真 阿史那元庆 ☛ 阿史那都支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原为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以阿史那弥射为𫘊海道总管苏海政冤杀,众心不服,遂引众投吐蕃,扰庭州。咸亨二年(671),唐朝为安抚五咄陆部之众,授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仪凤四年(679,一作二年,677)六月,依吐蕃势力,联合别部帅李遮匐兴兵反唐,自立为十姓可汗,侵掠安西。同年,安西都护裴行俭以护送波斯王子汲涅师回国之名率军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召安西四镇诸族首领,集兵万人,乘都支不备进攻之,都支出迎被执,送长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