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史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史那Āshǐnā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夏氏之裔,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蠕蠕,阿史那人最为首领。后周末,遂灭蠕蠕,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中,更为史氏。”长安右卫大将军国公阿史那·忠节、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大节、贞元年神策将军兼御史大夫阿史那·思暕,并其支派。贞观内属有阿史那·社尔,乃突厥可汗之次子;又有阿史那·忠,乃处罗苏尼失之子,擢右骁卫大将军,宿卫四十八年,无纤毫过失,人比之金日, 太宗赐阿思那·思摩姓李, 称李思摩。 阿史那Ēshǐ'nǎ《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突厥姓。夏氏之裔。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君长,后属蠕蠕 (中国古民族名,即柔然)。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遂灭蠕蠕,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中更为史氏。”“(《通志》)唐有阿史那·忠、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 阿史那维吾尔族民间神话,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事主要写匈奴的一个支系突厥人姓阿史那。后来为邻国打败,将全部落的人杀光,只有一个十岁男孩幸免于难,但却被砍捧了双脚,扔在草丛之中。有一只母狼见他可怜,将每天猎获小动物的肉给他吃。长大后,他便与狼结合,狼也有了孕。后来,这个国王听说这个孩子没有死,又派人将他杀了。狼逃到了高昌国北山,山中有一大洞穴。此山周围数百里荒无人烟。狼藏在洞中,生下了十个男孩。十个男孩长大后又繁衍生殖,各为一个姓氏,阿史那是其中一姓。见《周书·突厥传》。 ☚ 阿褐 阿嫫晓白 ☛ 阿史那古突厥姓氏。突厥原有十姓, 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为十姓之一。突厥之始祖即出于此姓, 号阿贤设。此后历代突厥可汗及贵族多出于此姓。后归附隋唐的人,有改为史姓者。其后世土门(吐门)于西魏废帝元年(552)击败柔然,建突厥汗国。 阿史那突厥氏族之一。突厥原有十姓,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为十姓之一。突厥之始祖即出于此姓,号阿贤设。此后历代突厥可汗及贵族多出于此姓。后归附隋唐的人,有改为史姓者。其后世土门于西魏废帝元钦元年(552)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