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
阿勃勒,又名清泻山扁豆、婆罗门皂荚。维吾尔药物名黑亚尔 先拜尔,别名艾米里塔斯。为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的荚果。原植物我国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国外原产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现非洲、美洲等地均有栽培。
本品干燥荚果圆柱形,长30—60 cm,直径1.5—2 cm,顶端尖,基部有时具木质状的果柄;表面暗褐色,平滑而带光泽,腹缝、背缝明显。果皮薄,硬而木质状。内有多数横隔;每隔有种子1粒,具长而暗色的珠柄,附着于腹缝。种子扁卵圆形,长约8 mm,阔约6 mm,厚约4 mm,赤褐色,光滑而质坚,内为淡黄色,胚乳角质状,胚弯曲。有特异臭。以干燥、完整、无柄、摇之不响者为佳。
本品性一级湿热,味甜而微酸。功能生湿生热,清除异常黑胆质,软坚消肿,攻泻通肠,通经调经,祛寒止痛,润肺止咳等。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各种炎肿,大便干结,经水不下,经水不畅,关节酸痛,咽喉干痛,咳嗽气喘等。
❶解胸闷,强肌腱,减慢血液循环,消口腔、咽喉、内脏热性炎症,轻泻。
❷配有关药物使用可泻各种黏性物质。
❸配蜜枣使用驱胆质。
❹配盒果藤根使用化痰。
❺配水龙骨、蒲公英汁、柳树叶汁使用清除黑胆质。
❻配郁金香花根须,榅桲籽、车前子等的汁和巴旦杏油使用除肠梗阻伴有腹痛。
❼配蒲公英叶汁、龙葵汁和菟丝子汁使用清肝并镇痛、除黄疸和治伤寒。
❽调鲜芫荽汁漱口除咽喉嘶哑。
❾配山羊奶、无花果汁使用治喉部炎肿。
❿研末制成糊剂外敷治关节痛及热性炎症,如配龙葵汁外敷其效果更佳。
内服10—20 g,外用适量。本品对胃有害,能引起腹痛、恶心和里急后重。胃部不适时加乳香、洋茴香,腹痛时加巴旦杏油加以矫正。若本品缺货,可代用三倍葡萄干(配少许盒果藤果),或半量骆驼刺糖。本品可入汤剂、蜜膏剂、浸剂、漱口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本品果肉可达30%,其成分蔗糖与转化糖为40%—60%,还含枸橼酸、鞣酸和色素,含芦荟大黄素苷(barbaloin)、甲氧基蒽醌(methoxy an-thraquinone)约1%。种子含树胶约27%,其组成为半乳糖约24%、甘露糖约76%,果肉尚含不饱和酸。树皮含缩合型鞣质约10%,其组成单位是3,4-二羟基黄烷类,并分离出腊肠豆素(fistucacidin),心木亦含腊肠豆素并含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rhein)。此外还含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鼠李孕激素(rh-amnolutin)、鼠李白杨素(rhamnochrysin)等。
果或果肉有泻下作用(含蒽醌苷),但量大可引起恶心、胃肠气胀及腹痛;其水-醇提液(1:1)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 ml/kg可引起中毒:表现为抑制,步态不稳,呼吸困难,24小时后恢复正常。对离体豚鼠小肠及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0.1ml可抑制兔心,但可恢复。对小鼠腹腔注射10 ml/kg可延长巴比妥引起的睡眠作用。果实有抗菌作用,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