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清代城名。汉为姑墨国地,《北史》姑默,隋为姑墨,唐为姑墨州,又称亟墨,贾耽《四夷路程》拨换城、威戎城、姑墨州,《大唐西域记》跋禄迦,五代称于祝,北宋称末蛮,元及明作阿速,清置温宿府,辖温宿、阿克苏二县(回城为温宿,为古姑墨温国都城,汉城为阿克苏)。今新疆阿克苏市。 阿克苏地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定是名。设游击一员,稽查来往行人。置阿奇木、伊沙噶、噶杂纳齐等伯克46员管理庶务。四十四年(1779)移乌什领队大臣驻之。嘉庆二年(1797)改领队大臣为办事大臣,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九年(1883)议开行省,罢办事大臣以下各官,改各伯克为乡约。 阿克苏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白水”之意,因阿克苏河得名。今新疆阿克苏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办事大臣。三十一年(1766),隶乌什参赞大臣。四十四年(1779),改设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又改办事大臣,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十年(1884),置温宿直隶州,并为回疆东四城分巡兵备道驻地。二十八年(1902),升为温宿府。1913年,改为阿克苏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