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堵塞;阻塞dǔ dǔsè zǔsè【同】 都是动词;都有使受阻而不能畅通的意思。 【异】 “堵”着重指把障碍物放在流通口道,使受阻;语义较轻;适用范围较宽,可用于道路、门洞、管道、水道等;多用于口语。[例]他的车~在这儿,谁也过不去。“堵塞”着重指障碍物置于流通口道,使无空隙可通过;语义较重;适用范围与“堵”一致;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例]刘宗明《北京立交桥》:“这种路口~现象,人们给起了个生动的名字:‘动脉栓塞’。”“阻塞”着重指使受阻;语义比“堵塞”轻;一般用于道路交通;多用于书面语。[例]车辆不许在这停放,以免~交通。 【反义】 堵—通/ 堵塞—畅通 通畅/ 阻塞—畅通 阻塞zǔsè❶因有阻碍而不通畅 △ 山体滑坡,公路~。 【同】闭塞 【反】疏浚 通畅 ❷使阻塞 △ 垃圾杂物~了下水道。‖ 【同】堵塞 【反】疏通 【注意】 “塞”这里不读sāi或sài。 阻塞zǔsè❶ 〈动〉因为有障碍而无法畅通:交通阻塞。 【反义】畅通。 ❷ 〈动〉使阻碍不能通过:阻塞道路│阻塞言路。 【同义】阻碍。 阻塞zǔsè有障碍而不能通过,或形成障碍不能通过,也可用于比喻。 【组词】交通阻塞︱阻塞道路︱阻塞河道︱阻塞言路 【例句】约在一万年前,这里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流阻塞了牡丹江的河道,于是水面被抬高,形成了湖泊。 ❍ 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汽车追尾的情况,使道路阻塞两个多小时。 ❍ 要广开言路,不要阻塞言路,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实话实说。 【近义】阻挡︱阻止︱阻绝︱阻隔︱阻梗 【反义】畅通︱通畅︱顺畅︱通达 阻塞zǔsè【释义】 堵塞。
【色彩】 中性。
【近义】 堵塞︱闭塞︱梗塞︱拥塞︱梗阻︱淤塞︱阻碍︱阻挡。
【反义】 畅通︱通畅︱畅达︱通达。
【扩词】 交通阻塞︱阻塞交通︱道路阻塞︱阻塞言路。
【造句】 ❍ 在繁忙的交通要道,需要建设立交桥,这样可以防止交通~。 ❍ 我们不能采取家长式的领导方式,~老百姓的言路,而是应该让群众讲话,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 阻塞(反)流通 闭塞、不通、迟滞、堵塞、梗塞、梗阻、壅蔽、拥塞、壅塞、淤塞、淤滞、窒碍、阻隔、阻梗、阻塞;畅顺、畅通、畅行、顺畅、通畅、通达、无阻○闭塞bì sè(动)堵塞:管道~。 ○不通bù tōng(动)阻塞;不通达:道路~|终日人山人海,水泄~。 ○迟滞chí zhì(形)缓慢;不通畅:眼光~|似乎思维能力也~了。 ○堵塞dǔ sè(动)阻塞;使不通:交通~|公路被塌下来的山石~了。 ○梗塞gěng sè(动)阻塞:她感到喉头有点~。 ○梗阻gěng zǔ(动)阻塞:航道~,水路不通。 ○壅蔽yōng bì(动)阻塞;遮蔽(无法与外界交流):为小人的谗言所~。 ○拥塞yōng sè(动)拥挤的人马、车辆或船只等把道路或河道堵塞:车辆~,交通不畅。 ○壅塞yōng sè(动)堵塞不通:疏浚~的河段。 ○淤塞yū sè(动)(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运河~|泥沙过多,难免~。 ○淤滞yū zhì(动)(水道)因泥沙沉积而不能畅通:疏通~的河道|这段河道~了十多年。 ○窒碍zhì ài(动)〈书〉有阻碍:~难行|穷途多~。 ○阻隔zǔ gé(动)两地之间不能相通或不易来往:山川~|道路~,不得相往来。 ○阻梗zǔ gěng(动)〈书〉阻塞:交通~|城市道路~拥挤。 ○阻塞zǔ sè(动)有障碍而不能通过;使阻塞:道路~|车辆~着道路|人为~的道路畅通了。 ●畅顺chàng shùn(动)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汽车开到这里,~无阻|这条山路经过修整,~多了。 ●畅通chàng tōng(动)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全线~|这里过去是穷乡僻壤,现在铁路公路都~了。 ●畅行chàng xíng(动)顺利地通行:~无阻|车辆~。 ●顺畅shùn chàng(动)顺利通畅,没有阻碍:水流~|交通~|货币流通~|事情~地办成了。 ●通畅tōng chàng(形)运行无阻;流畅:管道~|干渠~|道路~|血液循环~|思路~|文字~。 ●通达tōng dá(动)通行到达: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之理|航路~五大洲三大洋。 ●无阻wú zǔ(动)没有阻碍:畅行~|通行~。 阻塞←→流通zǔ sè ← → liú tōng阻塞:有障碍不能通过。 流通:不停滞;流转通行。 【例】 李铁站住不能动了,呼吸也阻塞了。(雪克: 《战斗的青春》) 要知天下的资财,原是天下公共的,不过有这口气在,替天地流通这桩东西。(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通畅←→阻塞tōng chàng ← → zǔ sè通畅:运行无阻。 阻塞:有障碍而不能通过。 【例】 在车上,我想这该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吧,年代久了,工程倾废,河流阻塞,是可以想象的。(徐开垒: 《生命犹如乐章》)经过整治,福州市区道路拓宽,交通变得通畅了。 阻塞 阻塞阻(阻节;阻隔;梗阻) 塞(涸塞;堵塞;充塞;蔽塞;遏塞;鬲塞;逼塞;抑塞;柴塞;厄塞;哽塞;痞塞;闭塞;障塞;隐塞;翳塞) 障(障隔;障距) 梗(梗塞;梗阻;梗涩;梗碍;梗逆;梗棘)雍(雍塞;蔽雍) 壅(壅否,壅阻;壅沮;壅底;壅闭;壅蔽;壅滞;壅噎;壅积;壅离;壅塞;壅防;壅遏;闭壅;蔽壅) 滞(滞塞;滞涩;滞越;滞著;滞疐;重滞;淤滞) 拥(拥阏;拥塞) 窒(窒息;窒碍;窒塞;阂窒) 鲠(鲠塞;横~) 噎(噎塞) 阸(阸塞) 陻(陻塞) 闭(闭雍;郁闭)屯(屯咽) 湮(湮厄;湮塞;郁湮) 堙(堙厄;堙厄;堙窒;堙塞;堙阻;堙郁) 否(否塞) 隔(~断;拥隔) 瘀 阏(阏遏) 阒咽(玉车~) 痞结 榛碍 郁结阔绝 淤洳 奸臣当道,阻塞贤路:酒酸不售 交通阻塞:塞车 堵车 水道、血管等被沉积物堵塞:淤(淤塞;淤积;淤滞;淤阏;淤涩;雍淤)廞(廞塞) 淀塞 堙淀 症噎 瘀塞 梗壅 堙废 沉滞,沉积不通:湛滞(川泽~) 体内某部位血液瘀滞:瘀血 水浅淤塞:浅淀 浅涩 堆积堵塞:堆堵 阻塞郁结:阏郁 闭塞郁结:闭结 停滞阻塞:顿塞 顿阻 坍塌窒塞:颓塞 颠仆阻塞:颠阻 荒芜阻塞:芜梗 险要阻塞:隘阻 险厄 崎岖阻塞:险塞 险涩 茅草所阻塞:茅塞 一天天地堵塞起来:日堙月塞 完全堵塞:穹窒 (有障碍,不能通过:阻塞)
另见:险阻 ☚ 不通 断绝2 ☛
堵塞 堵塞堵(~住;~上;~截;堵挡;~满;~死) 杜(杜禁) 拥(~散)防(壅防) 陻 堙(~厄;~塞;~窒;~井) 湮 塞(~洞;充塞;镇塞;遏塞;逼塞;厄塞;掩塞;填塞;阻塞) 厌(~其源) 久 扼(扼塞;阻扼) 壅蔽 壅遏 间执(~馋口) 塞住耳朵:充耳 阻塞交通:碍塞 禁断 堵塞道路:柴路 阻路 遮路 枳道(~不前) 断道 把道路堵住:拥道 堵塞决口:堵口 护堤堵缺:护塞 筑堤堵塞:堤塞 堵塞漏洞:堵漏 钳制堵塞:钳塞 阻止,堵塞:止塞 填塞,堵塞:陻塞 堵塞使断绝:阻断 阻绝 拥绝 掩绝 堵绝(~漏洞) 阻断水流:断流 辍流 防卫堵绝:防塞 堵塞净尽:遏灭 (阻塞洞穴、通道使不通:堵塞)
另见:添加 补充 ☚ 覆盖1 填塞 ☛ 阻塞❶有障碍而不能通过。 ❷以堵塞通道的手段限制敌人机动的行动,例如阻塞街道、巷口、隘路、山口等。 阻塞 阻塞阻塞 或称梗阻,是有腔器官和管道内内容物(或分泌物) 流通不畅或不能通过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发生于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的任何有腔器官,脑室系统以及各种腺体的导管等。 阻塞的原因很多,诸如管道先天性发育异常,管道被异物、寄生虫、结石、炎症渗出物堵塞、管壁瘢痕收缩、肿瘤的压迫和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等。阻塞按其发生的机理有机械性、压迫性和功能性三种。机械性阻塞常由结石、异物、寄生虫、炎症渗出物或肿瘤等团块状物引起。压迫性阻塞常由肿大的淋巴结、炎性肿块、血肿、肿瘤或纤维瘢痕疙瘩等压迫所致。功能性阻塞则是由于管壁平滑肌痉挛或麻痹所致,某些器官的痉挛可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如胃贲门部痉挛等。管壁麻痹常因神经肌肉麻痹引起蠕动减少或停止,如腹膜炎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阻塞按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二种。 消化道阻塞 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食管、幽门、胆管和肠道最为多见。 食管阻塞 主要原因有二,一为食管本身的病变,如食管癌、吞服腐蚀性化学剂(如强碱、来苏等)引起食管壁瘢痕收缩。其二为食管受到邻近病变如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的压迫。早期梗阻不完全,后期梗阻程度加重,严重时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 胃贲门部和幽门部阻塞 贲门部梗阻多因癌肿所致,少数与功能失调有关,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时。后者是一种神经源性疾病,特点是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象正常一样松弛,以使食物通过入胃。其临床症状与食管的机械性阻塞相似。幽门部梗阻可因幽门部癌肿或消化性溃疡瘢痕收缩所致。在婴幼儿多因先天性幽门括约肌肥大痉挛所致。 肠阻塞 临床上习称肠梗阻。肠道是消化道阻塞最常见的部位。原因甚多,有先天性畸形(如肛门闭锁、肠腔闭锁)、寄生虫(如大量蛔虫卷曲成团)、炎症(肠结核、局限性肠炎等)、肠道肿瘤、某些疾病所造成的肠道机械性梗阻(如绞窄性疝、肠套迭、肠扭转、肠粘连)以及肠道神经调节运动障碍(如先天性巨结肠症、麻痹性肠梗阻)等。肠梗阻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❶急性肠梗阻: 多因绞窄性疝、肠套迭、肠扭转、肠蛔虫症等疾病所致。病人因肠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而发生腹部剧痛。肠道阻塞的上段肠腔常因内容物大量积聚而扩张,并伴有腔内压增高,最终可以因肠系膜血管供血中断而造成肠壁坏死、穿孔。 ❷慢性肠梗阻: 以肠壁慢性炎症(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慢性肠道血吸虫病等)、肠道肿瘤、肠壁外纤维条索状粘连或腹腔内肿瘤团块的压迫为多见。起病时,肠腔内出现不完全性梗阻,临床上出现阵发性腹痛,狭窄部位上段的肠腔常扩张,肠壁肌层代偿性肥厚,粘膜可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多发性溃疡。 胆管阻塞 以胆总管及肝胆管的阻塞最为严重。发生阻塞的原因以胆石、蛔虫窜入、胆管肿瘤以及胰头癌为多见。在婴幼儿,还可因先天性胆管狭窄或闭锁所致。胆管阻塞后引起阻塞性黄疸,长久后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变,且易因肠道细菌的上行性感染而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肝脓肿等继发病变。 胰管阻塞 常见原因为胆总管结石,肠道蛔虫窜入和胰头壶腹部的肿瘤。完全性梗阻可引起胰管扩张,胰腺细胞萎缩消失,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然而胰岛并不受累。在胰管阻塞时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呼吸道阻塞 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异物和肿瘤。阻塞部位以支气管及其分支为多见。喉及气管阻塞 主要见于白喉(炎性假膜脱落可阻塞喉孔或支气管分支)、喉水肿 (可因喉部及附近组织急性炎症、过敏反应等引起)、异物阻塞(如果核、花生仁,以及假牙脱落等)以及肿瘤压迫(如甲状腺肿、主动脉瘤、颈部或纵隔肿瘤等)。 支气管及其分支阻塞 引起喉部及气管阻塞的多数原因均可导致支气管及其分支阻塞,此外,支气管癌、肺门淋巴结结核以及粘稠的痰液也可引起支气管及其分支阻塞。其后果除取决于阻塞的原因及部位外,还因阻塞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后果。如阻塞完全,则气体无法进入肺泡,肺胞内的残余气体经血液吸收,可发生肺萎陷(肺不张);如阻塞不完全,可使肺泡内残余气体不断积聚而导致肺气肿。 泌尿道阻塞 常由结石、结核、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引起;宫颈癌、尿道外伤后的瘢痕收缩、神经性的膀胱麻痹(见于脊髓外伤)等原因亦较常见。阻塞可发生于泌尿道的各段,其后果因阻塞部位、程度和速度而异。急性完全性阻塞可使受累侧的肾脏完全停止泌尿;间歇性不完全性阻塞可引起肾盂积水而使肾组织受压和供血减少而发生肾实质萎缩。此外,泌尿道梗阻极易合并细菌感染和结石形成。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生殖道阻塞 女性以输卵管阻塞为最常见,多因慢性输卵管炎所致,是女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阴道的阻塞多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如先天性阴道缺如、处女膜或子宫颈闭锁等。 男性生殖道的阻塞以输精管、附睾和睾丸输出小管的阻塞为多见,多与感染有关,如结核病等。输精管人工结扎术是男性绝育的一种常用手术。 心血管系统的阻塞 心血管系统的阻塞以心瓣膜病变、血栓形成和栓塞等原因为多见。 心腔阻塞 偶见于心脏肿瘤(如心房粘液瘤)、心腔内血栓栓塞和空气栓塞。常见的原因是心内膜炎后的瓣膜变形和先天性心脏畸形。心腔阻塞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动脉狭窄和阻塞 动脉阻塞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因素造成,如无侧支循环形成,有关局部可因血液供应的阻断发生缺血性坏死(又称梗死)。全身性细动脉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将导致左心室的肥大和扩张;原发性肺动脉硬化则影响右心室,使之肥大和扩张。静脉阻塞 常见原因有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受压等。其后果常因局部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淤血、水肿、出血以及实质细胞萎缩和纤维组织增生。 脑室系统阻塞 脑室系统任何部位的阻塞均可影响脑脊液循环而使脑脊液潴留在脑室内,引起脑室扩张,继而发生脑实质受压萎缩(脑积水)。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导水管狭窄、先天性蛛网膜下腔畸形等)、结核性脑膜炎或室管膜的无菌性炎症和出血造成的脑膜粘连和脑室系统的阻塞。婴幼儿的脑积水常因颅骨缝未完全闭合而使头颅体积变大,其脑组织亦因受压而发生高度萎缩,有时可菲薄如纸。 ☚ 病理性细胞 囊肿 ☛ 阻塞blocking 阻塞block;jam;obstruct;clog 交通~hold up traffic;traffic j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