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群
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名称。1959年解广轰、汪辑安在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的野外地层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尹赞勋的建议,将祁连山区的下奥陶统巨厚火山岩系,命名为阴沟统,以后演变为阴沟群。命名地点位于玉门市阴沟。阴沟群在北祁连分布自西向东延长达800多公里, 一些地段厚在5000米以上,平均厚度1 000米左右。主要的岩石有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各类集块——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各类岩屑砂岩、层状硅质岩及板岩、灰岩等。所产化石有三叶虫Tri-arthrus sinensis, Bathyuriscops kantsingensis, Apa-tokephlaus yini,A. kansuensis, Parabolinella sp.,Harpides troedssoni; 笔石Didymograptus sp.,Iso-graptus sp.,及腕足类、海百合茎等。时代为早奥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