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彩绘战袍铠甲俑yangling caihui zhanpao kaijiayong
西汉陶俑。1992年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今正阳镇)汉景帝阳陵南北区从葬坑出土。这批俑高62厘米,均头戴武弁,身穿战袍铠甲,肩膀处有圆孔连接木质胳膊,个别陶俑的木手还依稀可辨。陶俑头扎朱红色丝绸抹额,腿裹朱红色行滕,战袍覆于膝下,有米黄、白、灰、橙黄、棕褐色之别,上宽下窄,有一宽0.8厘米的袍带束腰,有的袍带以很小的贝壳串成两排。战袍之外套铠甲,铠甲片原用木片制作,现已朽,仅存棕红色和黑色痕迹。甲衣长度略短于袍,由腰部分为上下两部分。陶俑木质胳膊也已腐朽,因此这些陶俑出土时多为裸体缺臂状态。陶俑姿势可分为四种:有两脚并齐站立者,有单脚在前步行者,有两脚并齐弯腰者,还有弯腰奔跑者。其中以第一种姿势数量居多。陶俑发型由额际中分至后脑合拢,再上折,或纽结,或梳理、或编织于头顶绾髻,横插笄。陶俑烧成后均彩绘,颜面、躯干、下肢为橙红色,发、眉、须、目为赭黑色。现藏汉阳陵考古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