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春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春集 阳春集词别集。五代南唐冯延巳作。一卷。原有宋刻本多种,惟宋嘉祐三年陈世修辑本传于后世。今有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清光绪十五年王鹏运四印斋刻本,附有补遗一卷。笺注本有陈秋帆《阳春集笺》。 ☚ 金荃词 南唐二主词 ☛ 阳春集 阳春集一卷。冯延巳撰。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谓延巳“著乐章百馀阕”。宋嘉祐三年(1058)陈世修编为《阳春集》,其《阳春集序》称冯延巳为其“外舍祖”,“公薨之后,吴王(李煜)纳土,旧帙散失,十无一二。今采获所存,勒为一帙,藏之于家。”案张侃《拙轩集》卷五《侃词》:“《香奁集》,唐韩偓用此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似《阳春集》乃冯延巳自定集名。尤袤《遂初堂书目·乐曲类》载有“冯延巳《阳春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称为《阳春录》,注引崔公度跋,称其家所藏最详确,并谓崔跋本无《谒金门》(风乍起)词,异于长沙《百家词》本。盖冯延巳词在宋时至少已有二本,一为崔跋本,一为长沙本。今传抄本,有明正统间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清康熙间萧江声抄本(出自明嘉靖间钱榖悬磬室抄本)及赵𥮏(辑宁)星凤阁抄本。刻本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侯文灿《十名家词集》本,出于顾贞观所藏;光绪十五年(1889)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从彭元瑞传抄汲古阁未刻词录出。前有陈世修序,凡词一百二十首。王鹏运跋因其中有《谒金门》(风乍起)词,谓“殆即长沙本也”。王本夹行有况周仪校记,并有王鹏运所辑补遗七首附后。今人校笺本,有陈秋帆《阳春集笺》(1933),孙人和《阳春集校证》(藏湖北省图书馆),曾昭岷《温韦冯词新校·阳春集》(1988)。曾本并附录考定伪词十八首。参见“阳春录”。 ☚ 牛中丞词 阳春录 ☛ 阳春集 阳春集一卷。米友仁撰。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三集自《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四录出,为绍兴八年(1138)米友仁手书,词十八首。鲍廷博跋云:“元晖以墨戏继武南宫,词翰惜不传于世。此卷为其自书小词,南宋时藏金陀岳氏,录存《宝真斋法书赞》中。予近年始获见之,亟为刊订,以补乐府之遗。尚惜竹垞先生不及收入《词综》耳。”《彊村丛书》据鲍本复刻。《全宋词》据以入录,补一首。 ☚ 丹阳词 北湖诗馀 ☛ 阳春集词集。南唐冯延巳(903—960)撰。一卷。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性诙谐,喜饮酒,善逢迎,深得南唐中主李璟宠信。曾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至宰相。此集录词一百十九首,原集在南唐败亡时已佚,宋嘉祐间陈世修采获所存,已十不一二,勒成是编。后人疑杂有他人之作。其词多表现富贵享乐生活,亦常写相思离别之类闲情。名篇较多,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其词善用比兴手法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又能寓情于景,词意缠绵悱恻,语言清丽畅达,对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欧阳修有很大影响。王国维评曰:“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此编卷首有宋嘉祜三年(1058)陈世修序,明清传本皆出自嘉祐本。有明吴讷 《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康熙二十八年(1689)侯文灿《十名家词》本,《粟香室丛书》本。《四印斋所刻词》本。有补遗一卷。有陈秋帆校笺本。 阳春集词集。原名《阳春录》。五代南唐冯延巳作。一卷。有四印斋刻本。其中杂有他人之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